蚕桑病虫害防控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2025 - 04 - 02
点击次数: 45
2025年4月1日,“桑葚菌核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在山东安丘举行。会议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安丘市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省茧丝绸行业的近50名专家、技术人员和蚕农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山东果桑产业规模扩大,菌核病已成为威胁产区稳产增收的主要病害,2024年部分区域大量减...
2025 - 02 - 25
点击次数: 240
为推动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2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赴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园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古桑园多元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煜,夏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颖,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拥有千年古...
2024 - 09 - 18
点击次数: 98
2024年9月3日-7日,应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的邀请,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聂磊副研究员,对韩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参加了在韩国茂朱郡举办的“第28届萤火虫国际环境研讨会”,以及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组织的学习与实地科研活动,先后经仁川、清州、全州、全南、茂州等地。了解了韩国国内开展昆虫资源高效养殖与利用等研究情况,针对萤火虫、野蚕等资源昆虫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昆虫研究技术,在野蚕类资源昆虫...
2024 - 09 - 14
点击次数: 82
9月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推广站张桂征研究员来到省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指导。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及团队成员向鲁成教授一行详细介绍了泰安综合试验的建设情况,鲁成教授对泰安综合试验站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出了详细建议。鲁成教授指出,泰安综合试验站一定要立足山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在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将最新的蚕桑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
2024 - 06 - 02
点击次数: 140
5月29日,省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在农业机械综合实用技术国际培训班上,对来自9个国家15名国际学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蚕桑发展历史、蚕桑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与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技术等。在培训会上,闫银发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一是传播中国蚕桑文化,增进国际理解。通过详尽的历史回顾和现代实践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中国蚕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
2024 - 05 - 30
点击次数: 117
5月28日,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会同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赴青阜农业调研盐碱地饲料桑栽植与产业发展。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察看了盐碱地新栽桑苗的生长情况,对下一步桑园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以及桑园的灌溉、施肥、桑树树型养成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针对桑产业的整体规划、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战略,就桑芽预制菜、桑叶茶、以及...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95
5月21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到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郭首席详细了解了泰安综合试验站和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正在开展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桑园管理和果桑品种园建设等工作。郭首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紧紧围绕我省蚕桑产业的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交叉合作,通力联合研发一批蚕桑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
2023 - 09 - 04
点击次数: 557
为进一步加强蚕桑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蚕农收入,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9月2日,金秋时节,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承办的小蚕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日照市五莲县召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会指导,来自全省从事蚕桑产业的科技骨干、茧丝绸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5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由山东省蚕桑产业技...
微博 / WeiBo
News 蚕桑病虫害防控
病原血液型脓病,因病蚕血液浑浊而得名,又称核型多角体病。这种病由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引起,几乎能在家蚕的所有组织中寄生增殖。病毒寄生于细胞的细胞核中,被多角体包被,这种多角体病毒对不良环境及物理化学消毒方式有较强的抗性,洗净的多角体干燥保存38个月仍有活性,而游离病毒在37.5℃约1天就失去致病力,核型多角体病毒是主要的消毒对象。组成多角体的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容易被分解。病症血液型脓病是一种急性病毒病,症状明显,肉眼即可识别:家蚕在龄末出现迟眠、不眠、体色发黄、病蚕体躯或环节的节间膜处明显肿胀,体色乳白,狂躁爬行,常爬伏在蚕匾边缘、蚕座四周,体皮易破、流乳白色混浊血液(见图5-1)。5龄后期、熟蚕感染能造成蛹期发病,病蛹体色暗褐或乳白,轻触感觉发软,稍经震动可造成体壁破裂,流出浓汁造成茧层污染。病蚕多数不能吐丝营茧。诊断1、肉眼诊断  血液型脓病的典型症状为体躯肿胀、体色发白、体壁易破、环节凸起,血液乳白色,病蚕狂躁爬行,往往因体壁破裂血液流出而形成一条带状痕迹。2、显微镜检查  取病蚕的乳白色血液1滴,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后置600倍左右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折光性较强,大小整齐的六角形多角体即可确定本病。在迟眠蚕的血液中,若发现血细胞核中有折光性较强的结晶状颗粒,也可确认本病。多角体与脂肪球的区别:可用苏丹Ⅲ染色法进行鉴别,着色的为脂肪球,不着色的为...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3
浏览次数:61
病原中肠型脓病,因病变部位在中肠而得名,又称为质型多角体病。这种病由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引起,病毒侵入蚕的体内,寄生在中肠圆筒形细胞中,在细胞质内繁殖,多角体也在细胞质内形成,对病毒起保护作用。和血液型脓病一样,这种病毒也有一部分处于游离状态,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因此生产上消毒的主要对象仍然是以多角体为主。病症中肠型脓病的病势缓慢,病程长,因肠部受损,影响消化,因此病蚕个体瘦小,食桑和行动不活泼,常静伏,并出现空头、下痢、起缩等症状,与正常蚕大小悬殊。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后,开始并不表现症状,随着病势的发展,食欲减退,食桑减少最后停食,导致蚕体胸部空虚,出现空头症状,发病轻的能蜕皮眠起,但往往体壁多皱,体色发黄。病重的蚕还会排不正形粪便,上有乳白色物质,是中肠发病部位脱落导致,内含大量质型多角体病毒,镜检蚕粪能看到大量多角体。诊断1、肉眼诊断  捡取蚕座中的迟眠蚕、弱小蚕,撕开体壁观察中肠,如果肠壁透明、充满绿色桑叶则为正常蚕,如果肠壁不透明、出现乳白色病变则为本病(见图5-2)。若发现蚕粪上粘附有白色物质,也可初步判断有本病发生。2、显微镜检查  取病蚕的后半部中肠一块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稍加挤压后置600倍左右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折光性较强,四方形和六角形、大小不等的多角体即可确定本病。若镜检时发现有类似多角体的物体无法判断时,可移开盖玻片滴加4%...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3
浏览次数:20
病原浓核病(Densovirus)是在大蜡螟成虫中首先发现的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病毒病,感染后的大蜡螟成虫几乎所有组织都发生病变。用孚尔根氏反应使感染细胞的细胞核染色很浓,由此得名浓核病。家蚕的浓核病由浓核病毒感染引起,这种病毒的粒子呈球形,寄生于家蚕中肠圆筒形细胞的细胞核内,直径20纳米,由于不形成多角体,所以无法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测到。因为没有多角体的存在,浓核病毒在环境中易失活,但可以在病蚕尸体中长时间存活。病症家蚕浓核病由于发病部位在中肠,因此表面症状与中肠型脓病有些类似,如感染初期无任何外观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蚕逐渐表现食桑不活泼,行动缓慢,出现空头症状(见图5-3),个体开差较大等。眠起的发病症状表现为起缩,发病后期排稀软粪便,有时排褐色液体,与中肠型脓病不同,中肠表现为薄而透明。 诊断1、肉眼诊断  本病用肉眼诊断很困难,只能作参考,无法确诊。浓核病病蚕的外观易与细菌性胃肠病蚕相混淆。撕开体壁观察中肠,中肠无乳白色,肠内空虚,桑片极少,充满黄绿色液体,无质型多角体病蚕中肠后端的乳白色病灶。本病与细菌性胃肠病的区别在于细菌性胃肠病无传染性,拣出病蚕换用好桑叶、添食抗生素后即好转,而本病则不然。2、显微镜检查  取中肠镜检,可见有大量的双球菌和球菌,无多角体。取一小块中肠组织放在载玻片上压成乳糜状,然后制成涂片标本,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1分钟...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3
浏览次数:43
Copyright ©2017 - 2018 济南元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