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News
发布时间: 2024 - 05 - 30
点击次数: 117
5月28日,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会同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赴青阜农业调研盐碱地饲料桑栽植与产业发展。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察看了盐碱地新栽桑苗的生长情况,对下一步桑园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以及桑园的灌溉、施肥、桑树树型养成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针对桑产业的整体规划、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战略,就桑芽预制菜、桑叶茶、以及桑叶功能食品等研发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今后省蚕桑体系将紧紧围绕“赋能蚕桑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积极研发盐碱地生态治理技术,对接龙头企业, 持续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35
https://mp.weixin.qq.com/s/4Ut2LKuGgNO7cymy4sgPKQ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26
https://app.zbnews.net/shares/tuwen.html?newsType=1&newsId=77590991515680768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95
5月21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到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郭首席详细了解了泰安综合试验站和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正在开展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桑园管理和果桑品种园建设等工作。郭首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紧紧围绕我省蚕桑产业的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交叉合作,通力联合研发一批蚕桑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工作,为蚕桑产业现代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升祥副教授,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教授和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陪同调研并汇报工作。
发布时间: 2024 - 05 - 11
点击次数: 113
近日,为推动饲料桑在盐碱地机械化栽植和生产管理技术的示范应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宋占华教授和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多次到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指导饲料桑盐碱地机械化栽植和生产管理。首期,该公司利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和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研发的桑苗移栽机,按照宽窄行栽植模式栽植了70亩饲料桑,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栽植时间。另外,该桑苗移栽机在新疆沙质土地进行了约1000亩饲料桑的栽植工作,提升了桑树栽植机械化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联合团队与合作企业就适应不同类型土壤(盐碱土壤、沙质土壤、红色土壤)和提高作业速度的桑苗移栽机制定了优化改进方案,下一步将会研发出更加实用高效的桑苗移栽机,助推桑树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和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 - 05 - 11
点击次数: 123
5月5日至11日,为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病虫害防空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烟台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和团队成员赴日照莒县、五莲开展了家蚕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示范工作。在两地举行技术指导期间,李云芝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的原理、蚕具改造、饲喂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强调了该技术的“保、透、散”等操作要点,进行了现场饲养展示,并解答了蚕农提出的有关问题。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是近几年来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的养蚕新技术,该技术改善了蚕座内空气质量,可较长时间保持桑叶新鲜,使传统的小蚕期一日三到四回育改为一日一回育,家蚕1-3龄幼虫发育健壮、抗病能力增强、发育过程加快,提高了小蚕的发育质量,节省了桑叶用量,既省工省力,又降低了家蚕饲育成本。该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是新质生产力在蚕桑领域的具体体现,将进一步助推我省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4 - 05 - 05
点击次数: 149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近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队一行赴青岛绿桑红养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座谈与调研,并到其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技术指导,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各相关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和部分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专家组一行在座谈中对公司产品生产和营销的新思路和新策略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提出一是要深化蚕桑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创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二是要强化品牌培育,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营销模式。三是要以科技助力蚕桑产业发展,加快成果转化,以提升经济效益,形成新质生产力。会后,专家一行到该公司的蚕桑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了解了基地的整体建设规划、种植面积和成本、推进进度安排、当地出台的政策支持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困难等方面情况,察看了新栽蛋白桑苗的生长情况,株行距等,以及果桑丰产树型养成与修剪管理、桑葚的产量控制等技术操作,并就桑园的病虫害防控、施肥和桑园整体布局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和指导。此次活动加强了体系专家与相关经营主体的联结联动,为持续推动我省蚕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桑蚕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2025 - 04 - 02
点击次数: 45
2025年4月1日,“桑葚菌核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在山东安丘举行。会议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安丘市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省茧丝绸行业的近50名专家、技术人员和蚕农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山东果桑产业规模扩大,菌核病已成为威胁产区稳产增收的主要病害,2024年部分区域大量减...
2025 - 02 - 25
点击次数: 240
为推动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2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赴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园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古桑园多元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煜,夏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颖,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拥有千年古...
2024 - 09 - 18
点击次数: 98
2024年9月3日-7日,应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的邀请,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聂磊副研究员,对韩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参加了在韩国茂朱郡举办的“第28届萤火虫国际环境研讨会”,以及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组织的学习与实地科研活动,先后经仁川、清州、全州、全南、茂州等地。了解了韩国国内开展昆虫资源高效养殖与利用等研究情况,针对萤火虫、野蚕等资源昆虫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昆虫研究技术,在野蚕类资源昆虫...
2024 - 09 - 14
点击次数: 82
9月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推广站张桂征研究员来到省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指导。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及团队成员向鲁成教授一行详细介绍了泰安综合试验的建设情况,鲁成教授对泰安综合试验站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出了详细建议。鲁成教授指出,泰安综合试验站一定要立足山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在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将最新的蚕桑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
2024 - 06 - 02
点击次数: 140
5月29日,省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在农业机械综合实用技术国际培训班上,对来自9个国家15名国际学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蚕桑发展历史、蚕桑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与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技术等。在培训会上,闫银发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一是传播中国蚕桑文化,增进国际理解。通过详尽的历史回顾和现代实践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中国蚕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
2024 - 05 - 30
点击次数: 117
5月28日,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会同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赴青阜农业调研盐碱地饲料桑栽植与产业发展。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察看了盐碱地新栽桑苗的生长情况,对下一步桑园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以及桑园的灌溉、施肥、桑树树型养成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针对桑产业的整体规划、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战略,就桑芽预制菜、桑叶茶、以及...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95
5月21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到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郭首席详细了解了泰安综合试验站和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正在开展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桑园管理和果桑品种园建设等工作。郭首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紧紧围绕我省蚕桑产业的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交叉合作,通力联合研发一批蚕桑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
2023 - 09 - 04
点击次数: 557
为进一步加强蚕桑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蚕农收入,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9月2日,金秋时节,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承办的小蚕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日照市五莲县召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会指导,来自全省从事蚕桑产业的科技骨干、茧丝绸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5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由山东省蚕桑产业技...
微博 / WeiBo
News 桑蚕
8月7日,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教授和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应邀来到泗水县山东万兴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研指导。山东万兴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现拥有桑园700余亩,主营桑葚采摘、休闲观光、桑叶茶加工及桑椹酒酿造等,经营范围较窄,产品同质化严重,经济效益不高。体系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听取了公司负责人的回报,深入桑椹采摘基地、桑叶茶加工车间和桑椹酒酿制车间进行了详细调研,并与公司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对公司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了科学细致规划。体系专家指出,蚕桑产业是一个具有文化承载的产业,公司要深入挖掘蚕桑文化元素,结合当前火热的研学产业,抓住市场机遇,做大做强蚕桑研学产业;同时树立“立桑为业”的发展理念,将桑产业同“大健康”和“大农业”有机结合,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发展新模式,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壮大。双方协商同意,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产学研用融合新模式,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 - 08 - 16
浏览次数:24
近来,我省出现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为科学防范,尽量减少对蚕桑生产造成的影响,广大科技人员要指导蚕农提早研判、科学应对,努力将成灾风险降至最低。现提出以下应对措施:一、灾前预防措施(一)加强桑园沟渠检查。及时对桑园内、外沟渠检查、修理,清理污泥杂物,做到及时顺畅排水,避免后期降雨造成内涝,影响桑树生长。(二)检修加固生产设施。加强对养蚕设施如大蚕房、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等现场巡查,关好门窗,及时修复、加固破损的蚕房、棚架等基础设施。(三)合理置放养蚕物资。蚕药、蚕具等养蚕物资置放于安全地方,防止暴雨、洪水淹浸。(四)提前规划采叶、贮叶。广大蚕农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做好桑叶调剂供应,提前规划好大蚕期采叶、用叶计划,在可能受灾区域桑园提前采收桑叶贮存备用,尽量减少湿叶喂蚕。二、灾后减损措施 (一)桑园灾后管理。1、排水防涝。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桑园大量积水,土壤湿度过大,易造成桑根受害,影响正常呼吸。灾后应快速疏通沟渠,抢排积水,降低水位和土壤含水量,确保后期桑树正常生长。2、整修清理。一是轻微受损桑园。少量枝条折断、部分芽叶受损的,应及时修剪断枝,扶正植株,修剪清理萎凋的芽叶,保留还未完全坏死的新梢和芽叶,使其继续发挥光合作用、长芽长叶的机能,加快植株的恢复。二是受损严重的桑园。应及时剪枝,统一在新梢基部20cm处剪伐,促使重新长芽长叶,恢复生机。3、消毒防病。整修清理...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3
浏览次数:38
近日,省蚕桑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吕菲菲副教授带队赴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调研活动,与集团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并参观了产品展厅和生产车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鲁详细介绍了大染坊丝绸的历史沿革、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主要业务、面临挑战以及未来规划等情况,随后双方就其在蚕桑生产、丝绸工业、文化融合、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广泛探讨。目前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产能位居世界第一,是我国丝绸加工领域头部企业,是长江以北地区唯一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团队在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发展概况以及所面临的瓶颈后,在品牌建设、营销模式等方面给出了指导,建议企业要继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在对标国际高端品牌的同时,进一步将丝绸产业与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增强品牌内涵的积淀,推出更多具有市场引领效应的优质产品,以提升品牌价值,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持续向国际高端迈进。此次调研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省蚕桑体系与丝绸龙头企业的技术交流,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加强与省蚕桑体系及相关高校的合作力度,共同为我省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24 - 06 - 24
浏览次数:69
6月3日,牟平区水道镇中朱车村附近突发柞蚕中毒事件,省蚕桑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相关专家,赴现场开展了应急服务工作。在现场,专家一行与放养柞蚕的农户针对此次事件发生的前后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得知在6月2日下午5时左右,比邻镇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了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的飞机作业,当时风正由北向南方向,全部蚕场区域位置处于下风口,损失惨重,一部分起青(2龄幼虫)表现典型中毒症状,体节萎缩,吐水,体扭曲,不能抓附在树枝或叶片上,已有约70%幼虫掉落在柞树墩下。当日早也收蚁了一部分种卵,已有个别蚁蚕出现吐水的症状。通过攀谈获知蚕农还有约20斤左右的种卵,还未孵化,蚕农抱有侥幸心理,为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扭转了蚕农的思想认识,此处蚕场已经被农药污染,不能继续用来放养柞蚕,应及时联系异地蚕场进行养殖。此次应急服务展现了体系内各岗位专家与蚕桑生产一线的紧密联系,最大程度减少了经济损失,重拾产业发展信心,受到了蚕农的一致认可。
发布时间: 2024 - 06 - 04
浏览次数:129
5月29日,省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在农业机械综合实用技术国际培训班上,对来自9个国家15名国际学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蚕桑发展历史、蚕桑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与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技术等。在培训会上,闫银发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一是传播中国蚕桑文化,增进国际理解。通过详尽的历史回顾和现代实践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中国蚕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介绍了中国蚕桑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使各国学员不仅对蚕桑产业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对中国农业文化的认同与热爱。二是助力提升国际蚕桑产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面对栽桑养蚕产业的发展需求,闫教授深入讲解了蚕桑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及智能装备的最新进展,分享了其科研团队在蚕桑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及智能装备方面取得的成果,介绍了多种先进的机械化作业技术,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成本,显著提高蚕桑产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对正在寻求蚕桑产业升级的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三是推动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转型升级。闫教授还重点介绍了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展示了智能化装备用于农牧场生物安全防控、新型机器人的研发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解释了如何利用智能控制和大数据分析来优化农业生产管理,从而实现高效、精准的农业生产模式,为国际学员拓展了视野。此次培训班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
发布时间: 2024 - 06 - 02
浏览次数:140
5月28日,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会同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赴青阜农业调研盐碱地饲料桑栽植与产业发展。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察看了盐碱地新栽桑苗的生长情况,对下一步桑园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以及桑园的灌溉、施肥、桑树树型养成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针对桑产业的整体规划、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战略,就桑芽预制菜、桑叶茶、以及桑叶功能食品等研发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今后省蚕桑体系将紧紧围绕“赋能蚕桑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积极研发盐碱地生态治理技术,对接龙头企业, 持续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 2024 - 05 - 30
浏览次数:117
https://mp.weixin.qq.com/s/4Ut2LKuGgNO7cymy4sgPKQ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3
浏览次数:35
https://app.zbnews.net/shares/tuwen.html?newsType=1&newsId=77590991515680768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3
浏览次数:26
5月21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到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郭首席详细了解了泰安综合试验站和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正在开展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桑园管理和果桑品种园建设等工作。郭首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紧紧围绕我省蚕桑产业的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交叉合作,通力联合研发一批蚕桑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工作,为蚕桑产业现代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升祥副教授,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教授和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陪同调研并汇报工作。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3
浏览次数:95
近日,为推动饲料桑在盐碱地机械化栽植和生产管理技术的示范应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宋占华教授和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多次到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指导饲料桑盐碱地机械化栽植和生产管理。首期,该公司利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和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研发的桑苗移栽机,按照宽窄行栽植模式栽植了70亩饲料桑,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栽植时间。另外,该桑苗移栽机在新疆沙质土地进行了约1000亩饲料桑的栽植工作,提升了桑树栽植机械化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联合团队与合作企业就适应不同类型土壤(盐碱土壤、沙质土壤、红色土壤)和提高作业速度的桑苗移栽机制定了优化改进方案,下一步将会研发出更加实用高效的桑苗移栽机,助推桑树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和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 - 05 - 11
浏览次数:113
5月5日至11日,为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病虫害防空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烟台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和团队成员赴日照莒县、五莲开展了家蚕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示范工作。在两地举行技术指导期间,李云芝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的原理、蚕具改造、饲喂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强调了该技术的“保、透、散”等操作要点,进行了现场饲养展示,并解答了蚕农提出的有关问题。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是近几年来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的养蚕新技术,该技术改善了蚕座内空气质量,可较长时间保持桑叶新鲜,使传统的小蚕期一日三到四回育改为一日一回育,家蚕1-3龄幼虫发育健壮、抗病能力增强、发育过程加快,提高了小蚕的发育质量,节省了桑叶用量,既省工省力,又降低了家蚕饲育成本。该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是新质生产力在蚕桑领域的具体体现,将进一步助推我省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4 - 05 - 11
浏览次数:123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近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队一行赴青岛绿桑红养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座谈与调研,并到其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技术指导,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各相关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和部分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专家组一行在座谈中对公司产品生产和营销的新思路和新策略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提出一是要深化蚕桑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创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二是要强化品牌培育,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营销模式。三是要以科技助力蚕桑产业发展,加快成果转化,以提升经济效益,形成新质生产力。会后,专家一行到该公司的蚕桑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了解了基地的整体建设规划、种植面积和成本、推进进度安排、当地出台的政策支持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困难等方面情况,察看了新栽蛋白桑苗的生长情况,株行距等,以及果桑丰产树型养成与修剪管理、桑葚的产量控制等技术操作,并就桑园的病虫害防控、施肥和桑园整体布局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和指导。此次活动加强了体系专家与相关经营主体的联结联动,为持续推动我省蚕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24 - 05 - 05
浏览次数:149
近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教授、闫银发教授和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一行到昌邑青阜农业考察盐碱地桑树种植情况,并与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及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座谈。    专家一行对蛋白桑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认真查看了盐碱地桑树种植情况,提出了春季管理、机械引进、机械生产种植模式及甜高粱间作套种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此外,专家们与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蛋白桑预制菜、桑茶、桑叶粉等深加工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下一步,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将紧紧围绕“赋能蚕桑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持续对接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 - 04 - 22
浏览次数:220
https://mp.weixin.qq.com/s/NRu3q2WNGNi-Snk0z7KSDg
发布时间: 2024 - 04 - 08
浏览次数:29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4月2日,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昌邑市华裕丝绸有限公司承办的桑葚菌核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在昌邑市顺利召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昌邑市柳疃镇领导及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全省相关从事果桑产业的丝绸企业、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等40余位代表参会。会上,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昌邑市柳疃镇李凤雷镇长分别进行了致辞,指出当前我省蚕桑产业处于稳定发展的态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果桑产业化发展快速,面积约10万亩左右,处于国内第二位,逐步形成了以果桑栽植、果品与桑叶加工、旅游观光、科普研学等融合发展的模式,并涌现出一批以企业为首的果桑产业集群,成为以柳疃镇为代表的具有明显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有力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针对菌核病病原鉴定、发生规律、症状鉴别、药剂筛选、抗性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指出桑葚菌核病,俗称“白果病”,是果桑第一大病害,严重时直接导致绝收,必须科学绿色防控。结合桑园管理现状、与参会代表交流研讨等情况,王站长倡议从选栽抗菌核病的果桑品种做起,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并强调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好桑葚菌核病防治过程中的问题,一是要统防统治,倡导区域内联...
发布时间: 2024 - 04 - 04
浏览次数:200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加快桑树平茬和施肥进度、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高质量完成桑树春耕管理,2024年3月,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和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系列桑园管理机械在烟台综合试验站莒县基地——莒县世桂家庭农场桑园,进行了100亩桑园的平茬、旋耕、施肥等环节的作业。本次示范应用的桑园管理机械包括悬挂式桑枝条平茬机、自走式桑枝条平茬收割机、2FS-1.2型双行可调式桑园旋耕施肥机、1BQS-1.2型桑园管理驱动耙。本次机械化作业得到了农场负责人王世桂和莒县海通茧丝绸公司技术人员的高度认可,工作效率是人工作业的20倍以上,显著缩短了春耕生产时间,为保障桑园的桑叶产量奠定了基础。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7
浏览次数:98
近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同意设立196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其中,以省蚕桑体系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专家高绘菊教授为首席专家、莱芜综合试验站——山东鲁宝特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依托单位的“山东莱芜蚕桑科技小院”获批立项建设,这是我省首个国家级“蚕桑科技小院”。  该科技小院的成功申报,是省蚕桑体系专家积极响应国家科技兴农号召,充分利用原莱芜国有蚕场的优势,深入挖掘山东蚕桑文化资源,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创建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等多元融合发展的现代蚕桑产业示范基地,探索山东蚕桑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5
浏览次数:208
3月13日,省蚕桑体系副首席兼野蚕资源收集岗位专家,与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特色产业推广站王林军站长、威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叶全院长,共同赴威海市建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了利用蒿柳、苹果树、柞树等养殖柞蚕、樗蚕、黑蚱蝉(金蝉)的技术指导工作,确定了土地平整、区域规划、种植方案、管理模式等内容,多方达成了共识,基地将配套架设多功能网、智慧蚕场,通过试验持续性地观察养殖效果,总结提出系统化的关键技术,以及投入产出的效益比,为今后的集约化生产、防灾减灾,减少养殖劳动力的用工数量和减轻劳动强度,以及示范推广应用等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发布时间: 2024 - 03 - 13
浏览次数:76
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李建琴1 ,梁 巧2 ,顾国达1 (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摘 要:本文从蚕桑生产、市场和贸易、产品加工与消费、技术研发等方面阐述了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2023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了2024年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23年是“十四五”中期之年,在“一带一路”倡议、 乡村振兴战略、“双碳”目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蚕桑产业在桑园面积减少、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局部地区洪水、农药中毒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生态建设;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展望了2024年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2023 年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1.1 蚕桑生产情况 1.1.1 桑园面积减少,但发种量和蚕茧产量均有增加 据蚕桑主产省(区、市)生产主管部门的调查和初步统计,2023年受耕地管控政策趋严等因素...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8
浏览次数:169
2024年3月7日,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野蚕资源收集岗位与青岛农业大学特种食品研究院、烟台大学生物科学学院进行了昆虫蛋白质开发与利用的研讨,针对蚕蛹、蜂蛹的高值化利用技术,以及其他昆虫资源高效养殖与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交流,共商了合作模式、技术路线、工作计划与方案等,在项目合作申报,任务指标承担方面达成了共识。下一步,三方紧密协作,力争在昆虫源(柞蚕蛹、蜜蜂蛹)功能蛋白利用、昆虫基因组测序、物种鉴定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好“卡脖子”技术攻坚战,助力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8
浏览次数:130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2024年3月6日,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联同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教授、专家,到黄河三角洲开展饲料桑在盐碱地资源综合利用调查,并到东营市垦利区河海农业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调研,与该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按照“以盐适种、生态优先、用养结合、提质增效”的原则,在黄河三角洲示范推广“桑粮间作-农牧循环”技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高效途径,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粮食安全贡献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6
浏览次数:224
近日,省蚕桑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研发的“一种小蚕少回育饲育方法”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11063560.2)。该技术针对北方蚕区饲养小蚕采用的传统塑料薄膜覆盖育方法存在的小蚕发育不良、饲喂次数多、耗时费工等问题,通过改造小蚕饲养筐增加蚕座内、外空气互换通道,保证蚕座含氧量的同时保持养蚕环境的湿度,可增加小蚕体重,增强抗病能力,小蚕发育健壮且发育过程缩短。该方法一天只需饲喂小蚕一次,在提升小蚕发育质量的同时,减少桑叶用量,防病效果好,省工省力。新技术已在我省蚕桑主产区推广应用,得到蚕桑科技人员与蚕农的一致好评,为我省蚕桑产业省力高效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4
浏览次数:33
近期我省遭受持续低温和强降雪影响,给蚕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山东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紧急部署,总结整理了《蚕桑生产防灾减灾措施》,并安排各岗位,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动加强与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流联系,开展了系列为农服务活动。2月20日,经济岗位专家吕菲菲副教授线上联系青岛莱西市有关蚕桑生产经营主体,在防范近期雨雪冰冻天气、蚕丝产品和桑产品经营等方面开展了服务工作。2月22日,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教授,蚕桑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和泰安综合试验站长任春久副教授组成工作组到泰安市岱岳区汶口镇指导养蚕专业户加强桑园分类管理,加固养蚕大棚设施,加紧农资筹备,合理规划生产计划,科学防范应对雨雪冰冻天气,最大限度减轻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后期工作组还将赴岱岳区其他乡镇以及新泰、莱芜等泰安周边主要蚕区开展指导工作,确保春季蚕桑生产起好步,开好局。
发布时间: 2024 - 02 - 23
浏览次数:84
2024年1月10-14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召开了2023年总结和考评工作会,省蚕桑产业技术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受邀参加,介绍了我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成效,一年来获得新品种1个、新技术7项、新模式4项、新发现9个、新产品6个,试验示范了8项技术成果;服务新型经营主体36个,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7个;通过审查标准1个;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著作权6项;培训活动152场次、0.936万人次(含科普培训),成立了“聂磊蚕蛾类资源昆虫科普工作室”,工作的取得受到了国家体系专家的一致认可。下一步,蚕桑体系继续以产业的“十四五”规划为指导,积极对接国家体系,强化协同联动,不断提升体系的整体运行效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共同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 - 01 - 16
浏览次数:82
https://v.iqilu.com/nkpd/snxw/2023/1216/5445463.html
发布时间: 2023 - 12 - 18
浏览次数:41
Copyright ©2017 - 2018 济南元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