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video/index.html?art_id=13541241139725424534&read_id=fff59e55-b706-42c9-9408-d2cc28f92b25&ref_read_id=d56f68d1-1b0b-46b8-9364-4ad6441af356&reco_id=&mod_id=&cid=&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video_default&spm=contents.video_page_detail.clst__0.dclk__5&spm_pre=contents.video_page_detail.clst__0.dclk__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发布时间:
2020
-
04
-
17
浏览次数:86
在当前气候逐步转暖、春耕备耕任务越来越重的情况下,省蚕桑创新团队积极开展服务第一书记活动,以科技助力打好防疫情、保春耕攻坚战。3月13日,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带领团队成员娄齐年、李云芝、王照红、聂磊等一行6人驱车到牟平高陵镇槐树庄村,为烟台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送去1000棵不同品种的果桑树苗。张雷芝队长代表高陵乡村振兴服务队和槐树庄村,对创新团队专家克服疫情影响,带着果桑树苗和最新技术成果支援槐树庄的生态振兴项目建设表示感谢,并与团队专家针对果桑基地建设、栽培管理 、产业融合、后续发展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结束后,张雷芝队长带领团队专家,在队员和村干部的陪同下,一起来到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实地查看荒废土地翻新整治和树苗移栽工作。下一步,省蚕桑创新团队、乡村振兴服务队、村党支部将进一步加强深度合作,带着村民对未来整洁美丽生活环境的期盼,共同打造具有“高陵特色”的生态振兴样板。 3月20日,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带领团队成员娄齐年、李云芝、王照红、范作卿等一行6人,到海阳市郭城镇宅家夼村与烟台市派驻村第一书记杜滨舵进行了工作对接,利用果桑传统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对宅家夼村特色产业园的果桑、葡萄等产业的规划、品种选择、栽培与深加工等进行了技术指导,并赠送果桑树苗800棵。果桑、葡萄等产业的适量示范推广,不仅可将荒山变为...
发布时间:
2020
-
03
-
20
浏览次数:165
https://www.toutiao.com/i6808744707934388743/?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3&from=singlemessage×tamp=1585308148&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sappinstalled=0&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req_id=202003271922280101290262100B07B89D&group_id=6808744707934388743&pbid=6772684436921665032
发布时间:
2020
-
03
-
20
浏览次数:95
当前正是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省蚕桑创新团队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学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部署要求,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团队人才、技术成果、平台等优势,为我省蚕桑生产“战疫情、保春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及时下发春季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省蚕桑创新组织团队成员,编写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春季蚕桑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于2月14日下发至县市区丝绸公司、专业合作社、养蚕大户等,指导蚕农在初春做好桑树枯死桩清理、桑树剪梢、桑园清洁、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控、蚕室、蚕具修缮及养蚕环境消毒等工作,为春季蚕桑生产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及时派专家做客《12396科技热线》。2月21日,省蚕桑创新团队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应邀连线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乡村广播12396科技热线”,在战疫情、保春耕专题节目中,通过电波对我省春季果桑管理、剪枝定植、新品种选择,疫情期间蚕桑生产管理注意事项等为蚕农支招。三是及时创新农技指导“助推器”。疫情防控期间,省蚕桑创新团队全面实行“专家+技术人员+种植大户”推广新模式,制作了《春季桑园管理》、《家蚕脓病的防治》等小视频,充分利用电话、视频、微信群、QQ群等方式进行传播与交流。主动对接省内丝绸公司、蚕桑新型经营主体等,一方面宣传疫病防控知识,另一方面远程指导桑园规划、桑树栽植,助力第一书记、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1
浏览次数:108
http://nync.shandong.gov.cn/snyw/nysc/sczd/202002/t20200219_2580706.html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4
浏览次数:100
https://mp.weixin.qq.com/s/UKsOYR7mAN31yr8a9nVfsA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4
浏览次数:79
现阶段正处在全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蚕农在家也处于农闲时期。初春是桑园管理的关键时段,蚕农应积极利用当前空闲时机,全力推进桑树枯死桩清理、桑树剪梢、桑园清洁、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控、蚕室、蚕具修缮及养蚕环境消毒等工作,为春季蚕业生产做好准备工作。各示范基地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协力推进全省蚕业健康发展。全省蚕业人员既要紧抓疫情防控,也不能放松生产管理,做到防疫和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一、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全省蚕业生产及管理人员应按照山东省疫情防控的要求,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在前阶段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疫情的防控力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抓好生产过程中人员的隔离防护。要做好大棚、蚕室、共育室以及其它配套场所的清洁消毒,开启通风装置勤通风、勤换气;在桑园管理、蚕室消毒过程中人员间保持2米以上距离,杜绝因蚕桑生产传播疫情,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广大蚕农要主动配合属地干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如遇发热、干咳等症状,要主动及时联系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医。二、桑园管护工作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土壤逐步解冻,但桑树还处于休眠、病虫害蛰伏时期,正是桑园春季管理的有利时机,各地要针对去年暖冬、桑园病虫害越冬基数高的特点,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以下桑园田间管护工作: 1.枯死桩清理利用修枝剪、手锯等工具,对多年...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4
浏览次数:438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2/11/content_5477302.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2
浏览次数:49
https://mp.weixin.qq.com/s/UxPrtihBJlWL31Yzpn1OUQ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2
浏览次数:61
为进一步加大省蚕桑创新团队的新品种、新技术,如蚕桑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杂交桑条桑育、大棚消毒防病技术等在生产中的示范推广力度,利用冬闲的时节,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产业创新团队、江苏省赣榆新丰蚕业合作社联合主办的“蚕桑新技术培训会”,于2020年1月7日在赣榆区海头镇举行。来自山东日照、江苏赣榆区和射阳、河南、湖北等地蚕桑技术人员、蚕农及蚕桑创新团队示范基地部分领导等100余人参会。培训会由海头镇农技中心李主任主持,山东省蚕桑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介绍了省蚕桑创新团队近年来的新成果及我国蚕桑生产情况,增强蚕农利用新技术、新成果管好桑园、养好蚕的信心。随后,病虫害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进行了蚕病防治、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进行了家蚕人工饲料育、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进行了杂交桑栽培技术及桑园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后,专家与参会人员一起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解答了蚕农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本次培训活动受到了各地技术人员及蚕农的欢迎与好评,为蚕桑生产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发布时间:
2020
-
01
-
09
浏览次数:159
新年伊始,应省派驻夏津乡村振兴服务队的邀请,受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创新团队首席的指派,团队岗位专家冀宪领、闫银发、张升祥于1月4日奔赴夏津县生态旅游区前屯村,协助指导古桑文化村落建设与规划。前屯村是省派驻夏津服务队的帮扶村,意欲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这个“金字招牌“”打造成为齐鲁乡村振兴样板。3位专家结合前屯村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划及蚕桑创新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在保护和挖掘当地的桑树种质资源、桑资源的创新利用、蚕桑文化的挖掘及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现代蚕桑技术展示及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得到省派服务队及村委领导班子的高度认可。同时,专家们承诺将长期为该村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布时间:
2020
-
01
-
06
浏览次数:100
2019年12月12日,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闫银发副教授、李云芝研究员应邀参加了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在莒县举办的全县冬季桑蚕技术培训班,并授课。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及各乡镇养蚕技术员及农户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闫银发教授介绍了蚕桑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发展方向,对当前蚕桑机械的研制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李云芝研究员从家蚕发病原因、病害的种类、各种病原菌的特点、各种病害的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讲解,并重点介绍了目前农药中毒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另外,来自浙江省蚕业研究所的祝新荣研究员传授了雄蚕的饲养措施,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就蚕病防治、桑园常见病虫害防治、三眠蚕饲养等技术进行了培训。 这次培训班对提高莒县、五莲县蚕农饲养雄蚕、三眠蚕水平,增加蚕农收入,保持莒县、五莲县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8
浏览次数:140
自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学者发现石墨烯后,石墨烯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式组成的六角型蜂巢晶格的二维纳米材料,是构成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等碳材料的基本单元。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拥有极其优异的光、电、热、力学性能,在光电器件、生物医学材料、吸附材料领域有大量的研究和应用。石墨烯从发现到现在仅有十多年的历史,却已经成为极具应用潜力、可广泛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被誉为“黑黄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石墨烯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带动石墨烯下游产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和加快转型升级。蚕丝光泽绚丽柔和,手感细腻、滑爽,悬垂性好,吸湿和透气性好,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蚕丝及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易皱、不耐磨、泛黄、褪色、抗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差等缺陷。特别是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盛行,传统的真丝产品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智能服装的要求,因此,为扩大蚕丝的适用范围,提高蚕丝制品的附加值,使用纳米材料对蚕丝进行改性成为研究热点。将石墨烯材料用于改性蚕丝纤维,能够赋予蚕丝优异的导电、抗菌和抗紫外线等性能,提高蚕丝特性,拓展蚕丝功能,从而使得蚕丝能够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材料、可穿戴器件等更多领域。本文依...
发布时间:
2019
-
11
-
28
浏览次数:119
https://mp.weixin.qq.com/s/IsQaxWHZTvm9Gr2LnhASGg
发布时间:
2019
-
11
-
28
浏览次数:79
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蚕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蚕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镇江举行。来自全国27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生产管理单位的200余名专家、青年研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01篇,举行大会特邀报告1个、大会专家报告5个、分组交流报告62个。涵盖了家蚕柞蚕生物学、桑树柞树生物学、蚕桑病原生物学、蚕桑资源开发利用、育种技术与品种选育等蚕桑主要研究领域。本次大会省蚕桑创新团队共派出6人参会。会议期间,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专家高绘菊教授主持分组(一)交流汇报,设施与机械岗位成员宋占华副教授、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成员宋贵珍分别作“基于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草本桑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和“基于混合自组装膜的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的分组交流报告,团队成员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充分展示了创新团队的科研实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发布时间:
2019
-
10
-
30
浏览次数:161
2019年10月17日,省蚕桑创新团队与山东蚕学会联合在烟台召开了2019年学术年会。省蚕桑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山东蚕学会会员单位和我省主要茧丝绸企业的负责人近40人参加了年会。年会由省蚕桑创新团队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专家、山东蚕学会桑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冀宪领教授主持,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发表讲话,总结回顾蚕桑创新团队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并介绍了团队的主要创新科技成果。山东蚕学会理事长刘训理教授、副理事长郭洪恩研究员分别就山东蚕桑产业的发展和如何加强创新团队与蚕学会合作发表了意见。会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崔为正教授、省蚕桑创新团队烟台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省蚕桑创新团队蚕桑设施与机械岗位成员宋占华副教授分别作了“家蚕的食性遗传与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选育”、“饲料桑品种及加工利用”和“草本桑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学术报告。山东泰安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安丘天龙茧丝绸有限公司等8个单位的负责人先后发言,介绍了本单位生产情况和技术需求。与会人员围绕蚕桑科技创新、科技推广、蚕业生产管理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对于提升省蚕桑创新团队的服务能力、促进我省蚕桑蚕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9
浏览次数:173
http://m.haiwainet.cn/middle/3543197/2019/0923/content_31633891_1.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3
浏览次数:109
http://tv.cctv.com/2019/09/09/VIDERGNX7tLSpSqsuKDMt4xL190909.s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9
-
11
浏览次数:80
2019年9月3日,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郭光所长带领团队成员娄齐年、李云芝、王照红到烟台市福山区千百度果蔬专业合作社,出席科研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郭光研究员和千百度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德波共同为示范基地揭牌。烟台市福山区千百度果蔬专业合作社在福山区高疃镇流转农户撂荒、多余土地进行台湾长果桑、大十等果桑的栽培累计200余亩,重点开展乡村采摘旅游、中小学生游学及果桑的深加工等,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果桑产业特别是台湾长果桑胶东地区的大棚栽培的发展,解决了周边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当地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省蚕桑创新团队与福山区千百度果蔬专业合作社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发明了大棚长果桑一年多次结果技术,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解决了大棚长果桑的落果问题。同时,对合作社的果桑引种、栽培及加工利用等进行了多方位的技术支撑。此次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科研示范基地的建立,为未来创新团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省蚕桑创新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将新成果、新技术在合作社进行示范推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发布时间:
2019
-
09
-
03
浏览次数:161
http://www.nzdb.com.cn/hy/263644.j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8
浏览次数:66
http://cansang.99114.com/Article1/93304886_0.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1
浏览次数:93
http://www.esilk.net/3G/view.aspx?AID=131185
发布时间:
2019
-
07
-
05
浏览次数:90
http://commerce.shandong.gov.cn/art/2019/6/12/art_21649_6538888.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4
浏览次数:88
安丘市大盛镇寺前村家蚕发育异常,应大盛镇政府邀请,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李云芝研究员、王照红研究员,于2019年6月11日对该村家蚕发育情况进行了现场调查。所调查蚕户饲养的蚕出现5龄期延长、不结茧的现象。据蚕农反映,饲养的蚕前期发育良好,5龄发育至第12天仍不结茧,而周围村庄家蚕均已上蔟结茧。经观察及调查,排除家蚕病害、蚕种质量及饲养技术原因。综合实地走访调查、现场勘察结果,认为家蚕发育异常是因桑叶受到保幼激素类农药污染,家蚕食下被污染的桑叶中毒所致。全村共有130余张蚕种中毒,损失约30余万元。家蚕出现此类中毒现象,已无保留经济价值,建议蚕农妥善处理中毒蚕,排查并切断桑园周围毒源,做好桑园夏伐工作,安排好以后的养蚕生产。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3
浏览次数:90
为充分发挥科技对蚕桑产业的支撑作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2019年6月11日, “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在高密市康成桑蚕科技有限公司揭牌。近年来,省蚕桑创新团队与高密市康成桑蚕科技有限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工作,为高密的蚕桑、蚕药及果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的揭牌,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走向深入。省蚕桑创新团队将及时把桑树新品种、蚕药新配方、果桑栽培技术等在基地试验示范,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指导、远程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桑农增收、企业增效和绿色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高密市康成桑蚕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为蚕桑产业服务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蚕药加工、果桑技术服务、康养产业服务等,为山东、广西、云南、江苏等提供优质高效的蚕药,年生产蚕药700余吨,产值600余万元;利用桑树产业,联合投资2亿余元建设康养中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蚕桑产业由以蚕为主的单一产业向以蚕、桑并重的多元化产业发展,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参加揭牌仪式的有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病虫害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高密市农田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恩惠,高密市康成...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2
浏览次数: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