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关工作的要求,10月20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任务规划(2021-2025年)论证会暨启动会在莒县召开。会议由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主持,省农科院科技管理处副处长赵海军、体系各岗位专家与试验站站长、骨干成员代表等2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沈阳农业大学秦利教授、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二部部长王志刚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崔为正教授、日照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安霞高级工程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组成专家组。专家组听取了《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任务规划书(2021-2025年)》(简称《规划书)编制过程和主要内容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认为《规划书》在认真分析我国蚕桑产业发展趋势,准确地把握山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系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合理,任务明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创新点及特色性工作,科学凝练了学科方向,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体系岗位设置合理,岗位专家及综合试验站任务明确,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协同攻关与示范推广有机结合,有利于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考核指标合理,年度实施进度安排科学,经费预算符合有关要求。建议在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技术推广部门和相关企业等合作,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出更大贡献。
郭光表示,感谢专家对《规划书》把脉、诊断,针对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对体系“十四五”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加强学习,规范管理。要强化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和纪律意识,确保完成各项考核指标。二是凝练重点,突出亮点。要进一步凝练工作重点,每个岗位至少要有一个亮点。三是相互配合,协同创新。要充分“吃透”协同创新的精神实质,发挥好团队的最大效益,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抓出成效。四是深入田间,服务推广。各岗站要积极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与应急服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