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发病部位分,桑树主要病害有四大类。全株性病害:桑黄花型萎缩病、桑萎缩型萎缩病、桑花叶型萎缩病、桑细菌性青枯病。桑芽叶病害:桑疫病、桑赤锈病、桑褐斑病、桑炭疽病、桑卷叶枯病、桑里白粉病、桑污叶病。桑枝干病害:桑芽枯病、桑拟干枯病、桑膏药病。桑根部病害:桑紫纹羽病、桑根结线虫病。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51
(1)严格检疫。病区苗木、接穗禁止向新区或无病区调运。经常检查苗圃,特别在幼苗出土1个月后,要抓紧重点巡查,彻底清除病苗。病区接穗桑园,要在头年发病季节认真调查,选择病株作出记号,供次年采剪穗条时作鉴别依据。(2)推广抗病桑品种。如育2号、选792、强桑1号等。(3)加强肥培管理。夏伐要随采随伐,新开剪桑园更应尽可能早夏伐。适当控制夏秋用叶,注意养、用结合,增强树势。桑园增施土杂肥、厩肥、河泥等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4)彻底挖除病株。该病无好的治疗措施,要在6、7、8月经常巡视桑园,重点是夏伐后发新枝时,见到病株立刻挖除,做到早挖、挖净,尽量减少传染源。(5)消灭媒介昆虫,切断传染途径。除嫁接外,凹缘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的刺吸是该病在田间的主要传播途径,要及时防治这两种害虫。化学防治分三次:四月中下旬,喷布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或40%灭多威乳油3000倍,防治第一代初孵若虫;第二次在夏伐后,用以上药剂防治第一代成虫;第三次在秋蚕结束后,喷布菊酯类农药。另外,冬季重剪梢,可剪去大部分越冬卵。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30
(1)避免发生伤口。加强桑园治虫工作;夏秋季摘叶要留柄,防止粗暴摘叶,破坏枝皮、冬芽。(2)选栽抗病桑品种。如湖桑199号、农桑系列、昂绿1号等。(3)培育健苗。病条不可作接穗,苗地发现病苗,要立即拔除烧毁,并用0.6~0.7%波尔多液喷布苗地,防止蔓延。(4)严格检疫。带病苗、穗严禁相互调运。(5)消灭病原。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冬季剪梢时,在病斑下三寸处剪除,连年发病的桑园可在春季降干剪伐。(6)化学防治。病害发生初期,喷布链霉素400单位,或环丙沙星100毫克/千克,每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较好地抑制发病。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22
(1)加强肥培管理,合理用叶。注意施足夏肥,特别注意配施钾肥。注意抗旱,以增强树势,延迟硬化,提高抗病力。夏秋季摘叶,由下向上采,或尽量多养夏蚕,防止桑叶老化,并使桑园通风透光,减少发病。(2)选栽硬化迟的桑树品种。(3)化学防治。3月上中旬喷洒90%五氯酚钠100倍液,杀灭子囊孢子;夏秋季发病时,喷洒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间隔半月再喷一次;发病初期,喷洒2%硫酸钾或5%多硫化钡液,可控制病情发展。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35
(1)消灭病原。病菌在病叶上越冬,病叶应及早摘除,冬季落叶前,病叶与健叶可一并摘除并带出远离桑园;冬季清园或深翻土壤。(2)加强肥培管理,改善桑园环境条件。桑行不间作别的作物,避免栽植过密,使桑园通风透光。(3)栽植抗病桑品种。如湖桑32号、湖桑7号、湖桑197、油桑、伦教40号、桐乡青等。(4)化学防治。发病季节注意调查,发现每株桑有几片叶发病,每叶由4~5个褐斑时,应立即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间隔半月再喷一次。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22
(1)收集病叶,及时销毁,可以消灭越冬病原。(2)发病季节喷布70%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倍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夏伐后,用波美4~5度石硫合剂或25%多菌灵作树体消毒。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19
(1)清洁桑园,晚秋落叶前,摘去桑树上残留叶片作饲料或沤肥。(2)合理采叶,夏秋蚕饲养时,尽可能先采枝条下部的叶片,或适当多养夏蚕,以防叶片老化发病。(3)选栽抗病桑品种,如湖桑29号、湖桑38号、湖桑39号等。(4)加强肥培管理,夏伐后及时增施肥料,秋季干旱时注意灌溉,延迟桑叶硬化。(5)化学防治。发病时,喷洒0.7%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25
(1)加强肥培管理。低湿桑园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促进桑树健壮,增强抗病力。(2)消灭病原。早春要在病叶起黄色泡泡前,及时摘除病叶、病梢,并销毁。对桑园周围的实生桑做同样处理。(3)物理防治。历年发病严重的田块,在早春桑树发芽前戽满稀薄河泥有减轻发病的作用。(4)化学防治。病叶上的泡泡转黄前,喷布20%萎锈灵乳油200倍液,可杀灭黄色锈子器。夏伐后的春伐桑是重要病原来源,应喷布波美0.2度石硫合剂或15%氟硅酸200倍液。本病流行时,大面积喷布1%有效氯漂白粉液或波美0.5度石硫合剂,有较好防治效果。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26
(1)实行植物检疫,封锁疫区。病区苗木禁止外运,严格控制病害向无病区扩散。(2)培育无病桑苗。培育实生苗时,要选择无病地(多年种植禾本科作物田)作苗田,用无病的桑苗和桑枝作嫁接材料。(3)清除病株。田间少量发病时,应将病株挖除,集中销毁,对病穴的土壤用1:100的福尔马林液,每平方米15千克消毒。(4)实行轮作。发病严重的田块,与禾本科作物轮栽,因本病可侵染豆科、茄科、葫芦科多种作物。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9
(1)严格检疫。禁止病苗相互调运。(2)土壤诊断。栽桑前,应注意前作发病情况,必要时可用直径1-1.5厘米的新鲜桑枝,剪成30厘米左右长,捆扎成束,间隔一定距离插入土中15厘米,经50~60天,拔除检查有无紫红色菌丝,即可确定土壤是否带菌,种植萝卜也可检出土中病菌。(3)轮作。病重桑地,应改种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4)选用无病苗木。挖苗和栽桑前,彻底剔除重病苗,对轻病苗和有病嫌疑苗,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温水或0.3%漂白粉液浸根处理30分钟,可杀灭根组织内外的菌丝。(5)加强培育管理。积水田应及时排水,粘质土壤要多施河泥、堆肥、厩肥等有机肥,砂性土要注重改良,增加团粒结构,促进植株健壮生长。(6)桑行间不间作其他作物。(7)土壤处理。每1/15公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千克,拌土撒布,翻入土中。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24
(1)培育无病苗。苗田尽量选择多年栽种禾本科作物田,尽量避免前作为麻类、豆类、烟草等作物及砂质土地。如选砂质土地育苗,应反复犁耙,每1/15公顷用石灰150千克,均匀撒布翻耕后播种;或施氨水100-150千克,开沟半尺,沟距一尺,均匀施入后覆土压实,隔10~15天播种。(2)病苗热处理。对苗龄3个月以上的苗,用50℃温水浸根20~30分钟,可有效杀死根瘤中的线虫。(3)轻病桑园处理。如少量发病或病轻(根部普遍有瘤,地上部症状不明显),可在桑行两边开沟,除瘤晒根,每1/15公顷施石灰或氨水75~100千克后培土,或施二溴氯丙烷3~4千克后覆土。
发布时间:
2020
-
11
-
04
浏览次数:26
(1) 选栽抗病品种。例如,对肥大型菌核病免疫的果桑品种:台湾长果桑。对肥大型菌核病抗病的果桑品种:红果1号、12-1、白玉王。对肥大型菌核病易感的果桑品种:大十、红果2号、珍珠白玉王。 (2)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栽植密度要适宜,保证桑园通风透光。要确保桑园排水通畅,花期保证地表干燥,减少病菌繁殖量。头年菌核病严重的桑园,开花前用地膜覆盖地面,使孢子不能飞散。桑椹生长季节,巡视桑园,摘除病果。清除果园周围开雌花的桑树。 (3)桑园和桑树消毒。发芽前一周用1%有效氯(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钙)喷地面和桑树,不建议用草甘麟。 (4)药剂防治。于雌花初花期至盛花期用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1%脂肪酸500倍液喷洒树冠、桑花、青椹,间隔7天再次喷酒,经过2-3次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发布时间:
2023
-
05
-
15
浏览次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