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News
发布时间: 2024 - 05 - 30
点击次数: 117
5月28日,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会同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赴青阜农业调研盐碱地饲料桑栽植与产业发展。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察看了盐碱地新栽桑苗的生长情况,对下一步桑园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以及桑园的灌溉、施肥、桑树树型养成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针对桑产业的整体规划、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战略,就桑芽预制菜、桑叶茶、以及桑叶功能食品等研发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今后省蚕桑体系将紧紧围绕“赋能蚕桑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积极研发盐碱地生态治理技术,对接龙头企业, 持续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95
5月21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到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郭首席详细了解了泰安综合试验站和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正在开展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桑园管理和果桑品种园建设等工作。郭首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紧紧围绕我省蚕桑产业的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交叉合作,通力联合研发一批蚕桑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工作,为蚕桑产业现代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升祥副教授,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教授和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陪同调研并汇报工作。
发布时间: 2024 - 05 - 11
点击次数: 113
近日,为推动饲料桑在盐碱地机械化栽植和生产管理技术的示范应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宋占华教授和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多次到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指导饲料桑盐碱地机械化栽植和生产管理。首期,该公司利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和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研发的桑苗移栽机,按照宽窄行栽植模式栽植了70亩饲料桑,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栽植时间。另外,该桑苗移栽机在新疆沙质土地进行了约1000亩饲料桑的栽植工作,提升了桑树栽植机械化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联合团队与合作企业就适应不同类型土壤(盐碱土壤、沙质土壤、红色土壤)和提高作业速度的桑苗移栽机制定了优化改进方案,下一步将会研发出更加实用高效的桑苗移栽机,助推桑树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和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 - 05 - 11
点击次数: 123
5月5日至11日,为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病虫害防空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烟台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和团队成员赴日照莒县、五莲开展了家蚕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示范工作。在两地举行技术指导期间,李云芝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的原理、蚕具改造、饲喂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强调了该技术的“保、透、散”等操作要点,进行了现场饲养展示,并解答了蚕农提出的有关问题。小蚕期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是近几年来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的养蚕新技术,该技术改善了蚕座内空气质量,可较长时间保持桑叶新鲜,使传统的小蚕期一日三到四回育改为一日一回育,家蚕1-3龄幼虫发育健壮、抗病能力增强、发育过程加快,提高了小蚕的发育质量,节省了桑叶用量,既省工省力,又降低了家蚕饲育成本。该技术的成功推广应用是新质生产力在蚕桑领域的具体体现,将进一步助推我省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 2024 - 05 - 05
点击次数: 149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近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队一行赴青岛绿桑红养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了座谈与调研,并到其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和技术指导,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各相关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和部分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专家组一行在座谈中对公司产品生产和营销的新思路和新策略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提出一是要深化蚕桑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创新产品研发,提升产品品质。二是要强化品牌培育,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营销模式。三是要以科技助力蚕桑产业发展,加快成果转化,以提升经济效益,形成新质生产力。会后,专家一行到该公司的蚕桑生产基地进行了现场考察,详细了解了基地的整体建设规划、种植面积和成本、推进进度安排、当地出台的政策支持和当前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困难等方面情况,察看了新栽蛋白桑苗的生长情况,株行距等,以及果桑丰产树型养成与修剪管理、桑葚的产量控制等技术操作,并就桑园的病虫害防控、施肥和桑园整体布局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和指导。此次活动加强了体系专家与相关经营主体的联结联动,为持续推动我省蚕桑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24 - 04 - 22
点击次数: 220
近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教授、闫银发教授和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一行到昌邑青阜农业考察盐碱地桑树种植情况,并与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及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进行座谈。    专家一行对蛋白桑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认真查看了盐碱地桑树种植情况,提出了春季管理、机械引进、机械生产种植模式及甜高粱间作套种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此外,专家们与潍坊丰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蛋白桑预制菜、桑茶、桑叶粉等深加工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下一步,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将紧紧围绕“赋能蚕桑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持续对接龙头企业,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促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4 - 03 - 27
点击次数: 98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加快桑树平茬和施肥进度、降低劳动强度和成本,高质量完成桑树春耕管理,2024年3月,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和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系列桑园管理机械在烟台综合试验站莒县基地——莒县世桂家庭农场桑园,进行了100亩桑园的平茬、旋耕、施肥等环节的作业。本次示范应用的桑园管理机械包括悬挂式桑枝条平茬机、自走式桑枝条平茬收割机、2FS-1.2型双行可调式桑园旋耕施肥机、1BQS-1.2型桑园管理驱动耙。本次机械化作业得到了农场负责人王世桂和莒县海通茧丝绸公司技术人员的高度认可,工作效率是人工作业的20倍以上,显著缩短了春耕生产时间,为保障桑园的桑叶产量奠定了基础。
桑蚕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2025 - 04 - 02
点击次数: 45
2025年4月1日,“桑葚菌核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在山东安丘举行。会议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安丘市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省茧丝绸行业的近50名专家、技术人员和蚕农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山东果桑产业规模扩大,菌核病已成为威胁产区稳产增收的主要病害,2024年部分区域大量减...
2025 - 02 - 25
点击次数: 240
为推动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2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赴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园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古桑园多元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煜,夏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颖,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拥有千年古...
2024 - 09 - 18
点击次数: 98
2024年9月3日-7日,应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的邀请,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聂磊副研究员,对韩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参加了在韩国茂朱郡举办的“第28届萤火虫国际环境研讨会”,以及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组织的学习与实地科研活动,先后经仁川、清州、全州、全南、茂州等地。了解了韩国国内开展昆虫资源高效养殖与利用等研究情况,针对萤火虫、野蚕等资源昆虫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昆虫研究技术,在野蚕类资源昆虫...
2024 - 09 - 14
点击次数: 82
9月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推广站张桂征研究员来到省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指导。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及团队成员向鲁成教授一行详细介绍了泰安综合试验的建设情况,鲁成教授对泰安综合试验站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出了详细建议。鲁成教授指出,泰安综合试验站一定要立足山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在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将最新的蚕桑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
2024 - 06 - 02
点击次数: 140
5月29日,省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在农业机械综合实用技术国际培训班上,对来自9个国家15名国际学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蚕桑发展历史、蚕桑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与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技术等。在培训会上,闫银发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一是传播中国蚕桑文化,增进国际理解。通过详尽的历史回顾和现代实践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中国蚕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
2024 - 05 - 30
点击次数: 117
5月28日,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会同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赴青阜农业调研盐碱地饲料桑栽植与产业发展。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察看了盐碱地新栽桑苗的生长情况,对下一步桑园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以及桑园的灌溉、施肥、桑树树型养成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针对桑产业的整体规划、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战略,就桑芽预制菜、桑叶茶、以及...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95
5月21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到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郭首席详细了解了泰安综合试验站和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正在开展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桑园管理和果桑品种园建设等工作。郭首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紧紧围绕我省蚕桑产业的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交叉合作,通力联合研发一批蚕桑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
2023 - 09 - 04
点击次数: 557
为进一步加强蚕桑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蚕农收入,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9月2日,金秋时节,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承办的小蚕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日照市五莲县召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会指导,来自全省从事蚕桑产业的科技骨干、茧丝绸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5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由山东省蚕桑产业技...
微博 / WeiBo
News 桑蚕
现阶段正处在全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关键时期,蚕农在家也处于农闲时期。初春是桑园管理的关键时段,蚕农应积极利用当前空闲时机,全力推进桑树枯死桩清理、桑树剪梢、桑园清洁、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控、蚕室、蚕具修缮及养蚕环境消毒等工作,为春季蚕业生产做好准备工作。各示范基地要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协力推进全省蚕业健康发展。全省蚕业人员既要紧抓疫情防控,也不能放松生产管理,做到防疫和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一、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全省蚕业生产及管理人员应按照山东省疫情防控的要求,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做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在前阶段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疫情的防控力度,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抓好生产过程中人员的隔离防护。要做好大棚、蚕室、共育室以及其它配套场所的清洁消毒,开启通风装置勤通风、勤换气;在桑园管理、蚕室消毒过程中人员间保持2米以上距离,杜绝因蚕桑生产传播疫情,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广大蚕农要主动配合属地干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如遇发热、干咳等症状,要主动及时联系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医。二、桑园管护工作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土壤逐步解冻,但桑树还处于休眠、病虫害蛰伏时期,正是桑园春季管理的有利时机,各地要针对去年暖冬、桑园病虫害越冬基数高的特点,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以下桑园田间管护工作: 1.枯死桩清理利用修枝剪、手锯等工具,对多年...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4
浏览次数:438
为进一步加大省蚕桑创新团队的新品种、新技术,如蚕桑新品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杂交桑条桑育、大棚消毒防病技术等在生产中的示范推广力度,利用冬闲的时节,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产业创新团队、江苏省赣榆新丰蚕业合作社联合主办的“蚕桑新技术培训会”,于2020年1月7日在赣榆区海头镇举行。来自山东日照、江苏赣榆区和射阳、河南、湖北等地蚕桑技术人员、蚕农及蚕桑创新团队示范基地部分领导等100余人参会。培训会由海头镇农技中心李主任主持,山东省蚕桑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介绍了省蚕桑创新团队近年来的新成果及我国蚕桑生产情况,增强蚕农利用新技术、新成果管好桑园、养好蚕的信心。随后,病虫害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进行了蚕病防治、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进行了家蚕人工饲料育、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进行了杂交桑栽培技术及桑园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后,专家与参会人员一起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解答了蚕农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本次培训活动受到了各地技术人员及蚕农的欢迎与好评,为蚕桑生产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发布时间: 2020 - 01 - 09
浏览次数:159
新年伊始,应省派驻夏津乡村振兴服务队的邀请,受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创新团队首席的指派,团队岗位专家冀宪领、闫银发、张升祥于1月4日奔赴夏津县生态旅游区前屯村,协助指导古桑文化村落建设与规划。前屯村是省派驻夏津服务队的帮扶村,意欲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这个“金字招牌“”打造成为齐鲁乡村振兴样板。3位专家结合前屯村的实际情况、发展规划及蚕桑创新团队的最新相关研究成果,在保护和挖掘当地的桑树种质资源、桑资源的创新利用、蚕桑文化的挖掘及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现代蚕桑技术展示及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得到省派服务队及村委领导班子的高度认可。同时,专家们承诺将长期为该村的建设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布时间: 2020 - 01 - 06
浏览次数:100
2019年12月12日,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闫银发副教授、李云芝研究员应邀参加了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在莒县举办的全县冬季桑蚕技术培训班,并授课。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及各乡镇养蚕技术员及农户等共计10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    闫银发教授介绍了蚕桑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及发展方向,对当前蚕桑机械的研制及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李云芝研究员从家蚕发病原因、病害的种类、各种病原菌的特点、各种病害的流行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了讲解,并重点介绍了目前农药中毒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另外,来自浙江省蚕业研究所的祝新荣研究员传授了雄蚕的饲养措施,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就蚕病防治、桑园常见病虫害防治、三眠蚕饲养等技术进行了培训。    这次培训班对提高莒县、五莲县蚕农饲养雄蚕、三眠蚕水平,增加蚕农收入,保持莒县、五莲县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 2019 - 12 - 18
浏览次数:140
10月24日至26日,由中国蚕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蚕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镇江举行。来自全国27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生产管理单位的200余名专家、青年研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201篇,举行大会特邀报告1个、大会专家报告5个、分组交流报告62个。涵盖了家蚕柞蚕生物学、桑树柞树生物学、蚕桑病原生物学、蚕桑资源开发利用、育种技术与品种选育等蚕桑主要研究领域。本次大会省蚕桑创新团队共派出6人参会。会议期间,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专家高绘菊教授主持分组(一)交流汇报,设施与机械岗位成员宋占华副教授、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成员宋贵珍分别作“基于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草本桑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和“基于混合自组装膜的BmNPV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的分组交流报告,团队成员并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充分展示了创新团队的科研实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发布时间: 2019 - 10 - 30
浏览次数:161
2019年10月17日,省蚕桑创新团队与山东蚕学会联合在烟台召开了2019年学术年会。省蚕桑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山东蚕学会会员单位和我省主要茧丝绸企业的负责人近40人参加了年会。年会由省蚕桑创新团队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专家、山东蚕学会桑树专业委员会主任冀宪领教授主持,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发表讲话,总结回顾蚕桑创新团队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并介绍了团队的主要创新科技成果。山东蚕学会理事长刘训理教授、副理事长郭洪恩研究员分别就山东蚕桑产业的发展和如何加强创新团队与蚕学会合作发表了意见。会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崔为正教授、省蚕桑创新团队烟台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省蚕桑创新团队蚕桑设施与机械岗位成员宋占华副教授分别作了“家蚕的食性遗传与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选育”、“饲料桑品种及加工利用”和“草本桑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的学术报告。山东泰安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安丘天龙茧丝绸有限公司等8个单位的负责人先后发言,介绍了本单位生产情况和技术需求。与会人员围绕蚕桑科技创新、科技推广、蚕业生产管理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对于提升省蚕桑创新团队的服务能力、促进我省蚕桑蚕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 2019 - 10 - 19
浏览次数:173
2019年9月3日,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郭光所长带领团队成员娄齐年、李云芝、王照红到烟台市福山区千百度果蔬专业合作社,出席科研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郭光研究员和千百度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德波共同为示范基地揭牌。烟台市福山区千百度果蔬专业合作社在福山区高疃镇流转农户撂荒、多余土地进行台湾长果桑、大十等果桑的栽培累计200余亩,重点开展乡村采摘旅游、中小学生游学及果桑的深加工等,有力地带动了周边果桑产业特别是台湾长果桑胶东地区的大棚栽培的发展,解决了周边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当地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省蚕桑创新团队与福山区千百度果蔬专业合作社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发明了大棚长果桑一年多次结果技术,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解决了大棚长果桑的落果问题。同时,对合作社的果桑引种、栽培及加工利用等进行了多方位的技术支撑。此次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科研示范基地的建立,为未来创新团队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省蚕桑创新团队将一如既往地将新成果、新技术在合作社进行示范推广,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发布时间: 2019 - 09 - 03
浏览次数:161
为充分发挥科技对蚕桑产业的支撑作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2019年6月11日, “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在高密市康成桑蚕科技有限公司揭牌。近年来,省蚕桑创新团队与高密市康成桑蚕科技有限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等服务工作,为高密的蚕桑、蚕药及果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科技成果示范基地”的揭牌,标志着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走向深入。省蚕桑创新团队将及时把桑树新品种、蚕药新配方、果桑栽培技术等在基地试验示范,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指导、远程指导、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桑农增收、企业增效和绿色生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高密市康成桑蚕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为蚕桑产业服务的发展理念,积极开展蚕药加工、果桑技术服务、康养产业服务等,为山东、广西、云南、江苏等提供优质高效的蚕药,年生产蚕药700余吨,产值600余万元;利用桑树产业,联合投资2亿余元建设康养中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蚕桑产业由以蚕为主的单一产业向以蚕、桑并重的多元化产业发展,为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参加揭牌仪式的有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病虫害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高密市农田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恩惠,高密市康成...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2
浏览次数:167
为了示范推广果桑产业立体种养、加工利用等新技术,按照2019年院科技服务(扶贫)月活动的安排部署,5月28日,果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培训会在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桑园公社基地召开。 本次培训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产业创新团队联合主办,由山东鲁宝特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桑园公社)承办。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成员、国内蚕业专家、省内果桑栽植及加工、旅游观光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济南市及周边地区蚕桑技术员、蚕农等12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培训会由蚕业所桑树研究室主任、省蚕桑创新团队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主持。山东鲁宝特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桑园公社)董事长高亚军、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原所长于振诚研究员、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志刚研究员、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委主任张明会分别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培训会邀请了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刚研究员,做了题为 “四川果桑产业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的报告, 全面介绍了四川果桑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为我省果桑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更多样化的发展方向。8位省内主要果桑生产、加工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典型交流发言。浙江省农科院蚕业所桑树室主任、国家蚕桑体系岗位科学家吕志强研究员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并对我省果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本次活动除了技术培训,还现场观摩了莱芜农高区3000亩果桑基地和桑园公社等,并为“...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9
浏览次数:284
桑葚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通风透光差,低洼多湿,花果多,树龄老的桑园发病较重。以往主要以花期喷洒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为主要防治手段。有研究表明,残留的杀真菌剂将增加动物患肝脏肿瘤的几率,因此急需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的使用方式方法进行培训指导,同时也需推广无毒绿色防治桑葚菌核病的新型农药。为此,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省蚕桑创新团队于2019年4月15日在安丘金冢子镇振科家庭农场召开了桑葚菌核病防治现场观摩培训会议。培训会由省蚕桑创新团队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主持。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介绍了全国果桑产业的发展态势和我省果桑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鼓励桑农管好桑园,大力发展果桑产业,并通过桑园复合经营来进一步增加收入。安丘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强介绍了安丘市蚕桑产业的发展形势。王照红研究员对用于防治桑椹菌核病的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杀菌剂的药性、用法进行了讲解,重点介绍了一种脂肪酸水溶剂防治桑椹菌核病,该药物具有绿色无毒、防治效果好的特点,同时进行了药物喷洒施用的现场演示。郭光研究员、于振成研究员、王照红研究员、娄齐年研究员和李云芝研究员等解答了桑农提出的问题,并向参会的桑农分发了脂肪酸、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药物及黑地膜等。本次会议由安丘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安丘、莒县、五莲、无棣、高密、昌邑等推广管理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
发布时间: 2019 - 04 - 17
浏览次数:175
3月20日,应烟台市驻村第一书记崔荣昌书记邀请,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到招远市蚕庄镇魏家沟村进行了科技扶贫活动。崔书记介绍了蚕庄镇及魏家沟村的情况,蚕庄镇植桑养蚕历史悠久,在唐代达到高峰,设置蚕茧收购机构,利用靠近海洋的有利条件,进行出口贸易,蚕庄名称由此而来。现在虽然不再进行养蚕生产,但魏家沟村等周边野生果桑资源仍然十分丰富,由于缺乏规划利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创新团队实地考察了桑树分布情况,对现有野生桑树的嫁接改造、树形养成、新建桑园的规划设计、桑品种的选择等进行了现场交流。随后考察了果桑加工利用厂房,对厂房的改造提出建议;针对当地龙口粉丝的优势产业,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提出在粉丝中添加桑叶粉、桑葚汁等生产保健食品的新思路。蚕庄镇主管扶贫的温镇长、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部分村民参加交流。双方就建立蚕桑创新团队科技示范基地及今后进一步合作达成了共识。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2
浏览次数:132
为贯彻落实省委刘家义书记视察调研夏津精神,助力夏津桑产业发展,2月21日,省农村农业厅科技处在夏津组织召开了万名科技人员下乡专家服务基层暨夏津县桑产业座谈交流会,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李云芝研究员、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农村农业厅科技处调研员李咏。夏津县副县长于春锋全面介绍了夏津县桑产业发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夏津县依托古桑资源优势,通过产业提升、结构转调、环境优化,着力建设桑产业发展聚集区,打造“世界桑产业看中国,中国桑产业看夏津”的发展格局,成为夏津县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希望通过省蚕桑创新团队各位专家对我县桑产业的把脉会诊,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助力夏津县桑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介绍了我省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他指出,服务全省蚕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是省蚕桑创新团队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夏津县在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下一步,蚕桑创新团队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夏津县的对接,在桑树的种质资源、种植技术、产品研发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助力夏津县桑产业振兴。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做了题为“果桑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的报告,涉及桑椹的功效、山东省果桑产业现状、品种介绍、栽培管理技术、加工与利用、问题与展望等六个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专家还与省厅、县领导及...
发布时间: 2019 - 02 - 25
浏览次数:154
2019年1月20日,按照《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考评细则(试行)》的要求,省蚕桑创新团队在青州召开2018年度工作总结会。本次会议由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潍坊综合试验站)承办,会议邀请了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蚕桑科赵瑞雪科长,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党委书记、理事长郭洪恩研究员,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国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崔为正教授、李法德教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于振诚研究员,山东农业大学王彦文教授等领导、专家到会指导,以及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等40余人参会。总结会由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主持,赵瑞雪、郭洪恩、冯国栋、崔为正分别讲话,对省蚕桑创新团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也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各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对照2018年度任务书的考核指标汇报了各自工作完成情况。2018年度省蚕桑创新团队在优质高产、抗寒性强的杂交桑新品系选育与栽培、收获技术,1~3龄小蚕人工饲料育、大蚕杂交桑条桑育,桑园管理机械化等方面继续稳步推进。在夏津召开了第三届全国果桑大会,提高了山东果桑产业特别是果桑深加工在全国的知名度。列入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1项,制定并发布地方标准1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4项,发表论文21篇。同时,技术推广服务的脚步遍及泰郊、宁阳、新泰、东港、莒县、五莲、安丘、高青...
发布时间: 2019 - 01 - 22
浏览次数:128
2019年1月13日,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郭光所长带领团队成员王照红、冀宪领、张升祥来到临清市金郝庄镇,出席科研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郭光研究员和临清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淳悦忠共同为基地揭牌。此基地是省蚕桑创新团队和临清先锋农产品合作社(临清市黄河故道古桑研发中心)共同精心打造的一处以桑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科研示范基地。团队成员曾多次考察临清市黄河故道古桑园,并针对古桑园的保护及桑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详细的方案,先后指导先锋合作社生产出保健效果突出的桑产品数十种,荣获各类奖项十余项,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对周边农村和农民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郭光指出科研示范基地的揭牌标志着创新团队和临清市先锋合作社及山东桑宝药业有限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深入。桑资源的利用高度契合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大健康战略,当前国内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创新团队将依托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展更多的科技服务活动,为临清市的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力争把临清科研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全国桑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5
浏览次数:167
2018年12月29日,在省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刘启超的带领下,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一行来到了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同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升祥组织的蚕学、机械、蔬菜、中药材方面的专家商讨夏津县桑产业的发展大计。刘主任首先介绍了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园及夏津县桑产业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夏津县在发展桑产业的过程中遇到难题。省蚕桑团队成员冀宪领、高绘菊、张升祥老师从桑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桑树资源利用、桑蚕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团队邀请的其他专家也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就夏津县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民政厅事务处潘红春副处长希望创新团队和学院能够在夏津县设立科研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省派服务队的多位同志就具体的问题同老师们分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面对面建立工作群。蚕桑团队成员表示将同夏津县密切合作,为桑产业的发展及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2
浏览次数:99
11月27日,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协办,莒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夏蚕冬菇”综合发展模式技术研讨会暨“嫘祖部落”旅游休闲项目启动仪式在莒县成功举办。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崔为正教授、省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万鲁长研究员、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所长、省农技站高霞科长,省果茶技术推广站赵瑞雪科长等领导专家,以及国家食用菌、蚕桑体系以及省食用菌、蚕桑创新团队有关专家,莒县县委县政府及农业、林业、国土、旅游等有关部门,县乡镇农技人员及蚕桑、食用菌种植大户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和启动仪式。嫘族部落旅游休闲项目是落实莒县县委县政府“拥河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投资1.56亿元,占地2200亩,计划发展桑园1500亩,建设蚕菜一体棚30个,科学工作站,房车露营地,水上娱乐区,户外拓展区各1处,现代精品民俗12处,建成果桑、蘑菇养殖、桑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观摩考察了碁山镇蚕桑―食用菌生态种养模式示范大棚,即“夏蚕冬菇”综合发展模式,聆听了张金霞首席,万鲁长首席分别关于国家及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现状,崔为正教授、郭光首席分别关于全国、山东蚕桑产业科技现状的专题报告,全面介绍了产业及科技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8
浏览次数:95
10月2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创新团队联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齐河县设立的科研示范基地正式启用,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崔为正教授共同为基地揭牌。随后,郭光研究员代表团队和科研示范基地负责人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蚕桑高效省力生产技术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联合开展试验与示范。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果茶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志刚研究员、山东省蚕桑团队成员冀宪领、王照红、高绘菊、张升祥、齐河县农业局的主要领导等参加了揭牌仪式,并见证了签约仪式。仪式结束后,双方就今后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齐河县蚕桑科研示范基地面积302亩,地理位置优越,条件独特,设施完备。基地内现已发展桑园50余亩,所栽品种为省蚕桑创新团队推荐的优良桑树品种,并采用了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栽培模式;建有高规格养蚕大棚、蚕房及配套设施若干;蚕桑资源利用设备多套。特别是基地内现有水面面积达100亩以上,非常适宜开展“桑基鱼塘”生态种养北方模式的探索。双方将共同努力,计划在三年内把基地打造成北方地区、乃至国内可复制的蚕桑高效生产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该基地也是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联合设立的首个科研示范基地,标志着两级团队的合作走向深入,将共同致力于山东省蚕桑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4
浏览次数:211
2018年10月10-12日,2018年中国蚕学会学术年会和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召开,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参加了本次年会。在学术年会上,王照红研究员做了了题为《山东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对现阶段山东在果桑育种、栽培、深加工、旅游采摘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重点推介了夏津、无棣等地果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并对山东果桑产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次会议,中国蚕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蚕学会各分支机构负责人、特邀代表、论文作者、协作区成员代表、会议论文代表等共216人参会。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5
浏览次数:105
昌邑市柳疃镇是著名的“丝绸之乡”,全国最大的丝织镇,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该镇工业发达,传统蚕桑产业由于生产结构单一,产业功能单一,产品产出单一,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助力柳疃镇桑蚕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再现“丝绸之乡”昔日辉煌,省蚕桑创新团队利用国庆假期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柳疃行活动”,到柳疃镇为桑蚕丝绸产业发展把脉支招,面对面服务企业,点对点解决问题。活动中,柳疃镇相关领导介绍了前期关于全市桑蚕丝绸产业的调研情况和企业重点技术需求。专家们从品种选择、规范化种植、蚕桑机械、成果转化、品牌创建等多方面,就桑蚕丝绸产业发展给予了意见与建议,对华裕丝绸、爱客斯伦果桑园等7家企业提出的人才、技术、工艺等方面问题给予解答,并到华裕丝绸和部分养蚕大户的养蚕棚等进行实地考察指导。本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省蚕桑创新团队与柳疃镇之间的产才对接和产学研合作,对加快桑蚕产业全链条发展,再现“丝绸之乡”昔日辉煌,产生了积极作用。今后,省蚕桑创新团队将继续发挥科技人才的优势和作用,与柳疃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产业合作,全面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9
浏览次数:82
2018年9月18日,山东省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技术成果对接系列活动(医养健康产业专场)在烟台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承办,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和加工与综合利用岗位团队成员应邀参会。会议的重头戏是医养健康产业技术成果对接。来自省内外19家高校院所的27项最新科研成果集中路演发布,现场共签订合作协议23项。省蚕桑创新团队加工与综合利用岗位团队成员范作卿进行了蚕桑资源在医养健康产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的路演发布,重点推介了蚕虫草、柞蚕雄蛾浓缩液、桑叶系列产品、桑葚系列产品等,获得了台下不少与会企业代表的好评。此次对接活动的参加,让更多的企业对蚕桑资源在医养健康产业方面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必将加速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18 - 09 - 20
浏览次数:71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和安排,2018年9月1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扶贫经验交流会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体系内的50余位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他成员参加了会议。湖北农科院胡兴明等7位专家及试验站站长分别就其应用蚕桑现代技术开展扶贫工作的经验进行了详细报告;20位综合试验站站长也交流了立足蚕桑产业进行扶贫的工作进展情况。代表一致认为,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为蚕桑产业提供了发展良机,且蚕桑产业投入少,见效快,应用领域日益宽广,仍然是优势鲜明的扶贫产业。会上,专家们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省蚕桑创新团队张升祥副教授参加了本次交流会,并及时在省蚕桑创新团队内部进行了信息交流。通过本次会议交流,蚕桑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蚕桑行业在精准扶贫、科技扶贫中重要作用,充分了解了“公司+养蚕大户+贫困户”等多种值得扶贫模式的优劣,也感受到当前的扶贫工作对于创新生产技术的迫切需求。本次会议对蚕桑团队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拓宽了工作思路,将极大地促进团队的扶贫工作的开展与实效。
发布时间: 2018 - 09 - 14
浏览次数:108
为充分利用柞树资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与蚕农收益,8月24日,由省蚕桑创新团队主办、乳山在强柞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承办的柞蚕多次放养技术秋季观摩会在威海乳山举行,来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省蚕桑创新团队成员,以及乳山市周边地区柞蚕放养技术员、蚕农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观摩会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主持,乳山在强柞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孙在强向与会的专家、柞蚕放养技术员和蚕农详细介绍了柞蚕多次放养技术的特点、优势与注意事项。我们知道,胶东半岛是柞蚕的发源地,目前我省柞蚕放养主要集中在威海环翠区、乳山市、栖霞市、五莲县等区域,其中威海产区的放养量达到50%左右。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急需对传统柞蚕放养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与创新。而本次观摩的柞蚕多次放养技术,就是从高效利用柞岚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创新种茧储存技术,在一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的基础上,增加晚春、早秋和二化一放三季柞蚕,实现年养五批次柞蚕,且与蚕农进行其他粮食作物的生产没有时间上的冲突。实践证明,由于晚春、早秋蚕放养期间,柞叶嫩、水分足,且温度适宜,因此龄期明显缩短,其中晚春放养比春季缩短15-20天,早秋放养比秋季缩短15天,而且新增加的两批次放养正好弥补了市场缺口,价格优势明显,每亩柞岚可增加收入1500余元。得益于该技术的推广,乳...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7
浏览次数:192
8月17日,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举办的蚕桑产业助推贵州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贵州遵义举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以及国内蚕桑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会。省蚕桑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鲁成教授做了题为“蚕桑产业发展趋势及贵州蚕桑产业发展”的主旨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国蚕桑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并对贵州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省蚕桑创新团队郭光研究员在研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重点介绍了山东支撑蚕桑产业发展的政策、做法,以及省蚕桑创新团队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对贵州蚕桑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建议。会后,参会人员参观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管庄基地和所成果展示厅。贵州发展蚕桑有着气候、生态环境、土地、劳动力的优势,全省桑园面积20多万亩,借助“东桑西移”的春风,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发展蚕桑产业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规划中,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促进贵州蚕桑产业的发展,助推贵州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2
浏览次数:60
2018年8月11-12日,以“农机装备创新支撑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35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80多家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和生产企业等单位的近200位青年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会议。省蚕桑设施与机械岗位团队和国家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团队成员田富洋副教授和宋占华副教授应邀参加会议。本次论坛以“农机装备创新支撑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农机装备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智慧农业前沿、农村绿色发展等热点方向,共邀请33位青年专家学者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其中,省蚕桑设施与机械岗位团队和国家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团队成员宋占华副教授做了题为《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装备的研发》的大会主题报告,介绍了桑树资源化利用、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桑树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桑树生产管理机械装备等,并与有关的青年专家学者就蚕桑机械装备的研发进行了探讨。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创立于1995年,至今已举办了353次,是中国科协学术会议示范品牌建设工程支持项目。该项目是为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学术成长、培养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而设立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前沿、热点及重大科技问题,推动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发布时间: 2018 - 08 - 14
浏览次数:72
2018年7月17日,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在泰安举办了全省省力化植桑养蚕暨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作为培训班内容之一的现场观摩会,在省蚕桑创新团队泰安综合试验站马庄基地举行,来自全省40多家单位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长王志刚研究员首先欢迎参会代表的到来,简单介绍了举行现场会的目的意义及现场会的流程安排,并对参会代表提出了具体要求。省蚕桑创新团队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升祥对基地内应用的省力化养蚕技术、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进行了汇报,设施与机械岗位团队成员田富洋副教授和李玉道实验师介绍了团队研制的桑园多功能管理机(施肥、松土、除草等功能)、嫁接桑气动剪伐粉碎一体机、桑枝粉碎机、草本桑收割机(单行、双行)、草本桑割捆机(双行)、履带式桑园喷雾/弥雾植保机和塑料折蔟采茧机等在内的10余台套机械的功能和工作性能。随后,代表们分别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基地内的桑园菌菇栽培、桑园生态种养、颗粒人工饲料养蚕室等。炎炎夏日低挡不住参会代表们的热情,代表们还分别与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副教授,孙兆广场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会议圆满结束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发布时间: 2018 - 07 - 20
浏览次数:92
Copyright ©2017 - 2018 济南元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