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蚕桑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研发的“一种小蚕少回育饲育方法”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2211063560.2)。该技术针对北方蚕区饲养小蚕采用的传统塑料薄膜覆盖育方法存在的小蚕发育不良、饲喂次数多、耗时费工等问题,通过改造小蚕饲养筐增加蚕座内、外空气互换通道,保证蚕座含氧量的同时保持养蚕环境的湿度,可增加小蚕体重,增强抗病能力,小蚕发育健壮且发育过程缩短。该方法一天只需饲喂小蚕一次,在提升小蚕发育质量的同时,减少桑叶用量,防病效果好,省工省力。新技术已在我省蚕桑主产区推广应用,得到蚕桑科技人员与蚕农的一致好评,为我省蚕桑产业省力高效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4
浏览次数:33
2019年5月11日,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邀请有关专家,对省蚕桑创新团队主持承担的山东省地方标准《家蚕配合饲料》、《果叶两用桑栽培技术规程》进行审查。审查委员会由山东农业大学崔为正教授担任主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滕葳研究员担任副主任。审查会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质监处副处长范作军主持。会上,审查委员会听取了项目主持人编制工作汇报和编制说明,并对标准文本逐条进行了修改,形成最终报批稿。标准《家蚕配合饲料》制定了家蚕配合饲料的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技术指标。标准《果叶两用桑栽培技术规程》制定了果叶两用桑栽培的建园规划、品种选择、桑树栽植、整形与修剪、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标准审查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家蚕配合饲料》和《果叶两用桑栽培技术规程》内容科学、先进,可操作性强,对提升我省家蚕配合饲料生产和果叶两用桑栽培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
2019
-
05
-
17
浏览次数:191
6366343748771636085316603.pdf
发布时间:
2018
-
06
-
01
浏览次数:178
近日,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家蚕和桑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对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产业创新团队提请审定的家蚕新品种“鲁41×鲁42”和桑树新品种“昌盛”进行了审定。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听取汇报、质疑答辩、审阅材料等工作环节,经专家认真讨论和评议,一致同意通过品种审定。1、鲁41×鲁42该品种采用杂交育种、纯系分离、定向选择的方法选育而成,是一对高产、优质、强健、茧质优良的蚕丝被用蚕品种。具有孵化良好,发育整齐,眠起快齐,上蔟齐涌,营茧较快,以及杂种优势强、健康好养、食桑旺盛、食桑量大、产茧量高,茧层厚、丝量多、茧型大而匀整等特点,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全茧量、茧层量分别提高11.14%、23.97%、9.71%、21.63%,虫蛹统一生命率94.87%,茧层率26.37%、鲜毛茧出丝率20.86%、干毛茧出丝率41.94%、茧丝长1415.4m、解舒丝长1044.5m ,分别比对照低0.48个百分点、高2.58个百分点、高1.32个百分点、高2.82个百分点、长160.2m、长39.1m,解舒率73.92%,茧丝纤度3.234D,净度94.19分。2、昌盛该品种以7946作母本,育2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株系培育、繁殖而成。昌盛发芽率及生长芽率均高,米条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34.48%,春季千克叶片数比对照品...
发布时间:
2017
-
12
-
20
浏览次数:103
国家和地方审定桑树品种(山东)--选792(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品种名 选792亲本来源 梨叶大桑,产地山东临朐,鲁桑种,三倍体。1989年通过国家鉴定。选育经过 20世纪80年代末育成品种,二倍体。从梨叶大桑中选出的芽变植株,历经株系选拔、小区试验、农村区试、扩大试验、全国鉴定等选育历程。特征 树形直立,枝态稍扩散,条直而长,无侧枝,粗细中等,节间较密,3.5cm左右,皮褐色,皮孔大,皮孔个数4/cm2,圆形,黄褐色。冬芽正三角形,紧贴枝条着生,深褐色,鳞片包被较紧,副芽较少,单侧生,叶序2/5,芽褥较突出。叶长卵圆形,大小中等,稍下垂着生,一般叶长23cm,叶幅17cm,叶色深绿、光泽强,叶肉厚,叶面平滑,叶脉较突出,平行生长,叶尖锐头近短尾状,叶缘钝锯齿,叶基截形,叶柄粗细中等而略长。开雌花,先叶后花,桑椹紫黑色,较少。特性 山东烟台栽培,发芽期4月24日~28日,开叶期5月1日~10日,发芽率73%,生长芽率15%,成熟期5月16日左右,是晚生中熟品种。秋季硬化期在9月上旬末,米条产叶量春112g/m、秋138g/m,公斤叶片数春410片、秋190片,叶片占条、稍、叶、椹总重量的49.79%。产量、品质、抗逆性等表现 产叶量高,单位面积产叶量比湖桑32号春季高20~30%,夏秋季高5~15%,全年高15~...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7
浏览次数:186
国家和地方审定桑树品种(山东)--鲁诱1号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品种名 鲁诱1号亲本来源 选792,鲁桑种,二倍体。2005年通过山东省林业厅审定(鲁S-SV-MM-015-2005)。选育经过 对成龄二倍体桑树选792进行细胞染色体诱变,诱导选育出以四倍体细胞为主,并混有少量二倍体细胞的混倍体。初选:1991年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检查,从而对染色体发生变化的材料进行繁殖、培育、观察、选拔。小区试验:1993年对表现较好的6个材料进行了小区对比试验,经多年试验调查,选出了性状优良的鲁诱1号,四、二混倍体。特征 树形较开展,枝条较粗,长度中等,节间较密,3.3厘米左右,皮褐色,无侧枝,皮孔较稀少, 圆形, 黄褐色;冬芽小三角形, 深褐色,贴生,副芽较少,芽褥较突出;叶心脏形,稍下垂着生,叶片较大,一般叶长24cm,叶幅22cm,叶色深绿,光泽强,叶肉厚,叶面平滑,叶脉粗壮突出,叶尖锐头近短尾状,叶缘钝锯齿,叶基截形,叶柄较粗;开雌花,先叶后花,桑椹较少,紫黑色。特性 山东烟台栽植,发芽期、成熟期比湖桑32号早1~2天,中生中熟品种。米条产叶量春季209g/m、秋季135g/m,公斤叶片数秋季157片。产量、品质、抗逆性等表现 产叶量高,比湖桑32号春季提高17.10%,夏秋季提高7.81%。全...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7
浏览次数:198
国家和地方审定桑树品种(山东)--鲁插1号(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品种名 鲁插1号,又名茂桑。亲本来源 母本为鲁诱1号,鲁桑,四、二混倍体,2005年通过山东省林业厅审定(审定号鲁S-SV-MM-015-2005);父本为育2号,白桑,二倍体。2007年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鉴定,201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2011053)。选育经过 1996年,经鲁诱1号与育2号杂交,获得优良单株,染色体鉴定为三倍体,历经株系培育、繁殖,小区试验、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鉴定等选择培育而成,三倍体。特征 树型直立、较扩展,枝条粗,直而长,皮褐色,节间较直, 节距4.2cm左右,皮孔大小中等,皮孔个数4/cm2,叶序2/5,侧枝少。冬芽正三角形,褐色,尖离,副芽少。叶长心脏形,墨绿色,叶尖短尾状,叶缘乳头齿,叶基浅心形,叶长30.5cm,叶幅26.5cm,叶片厚,218μm,单位面积重23.3mg/cm2,叶面光滑,光泽较强。开雌花,椹极小而少。 特性 山东烟台栽植,发芽期4月中旬,开叶期4月下旬,与同类主栽品种湖桑32号相仿,中生中熟品种。秋叶硬化期9月中旬,米条产叶量春季为176g/m、秋季为131g/m,公斤叶片数春季为398片、秋季为132片。产量、叶质、抗逆性等表现 产叶量高,北方...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7
浏览次数:162
国家和地方审定桑树品种(山东)--昂绿1号(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品种名 昂绿1号亲本来源 新一之濑,山桑,二倍体。2007年通过北方蚕业协作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经过 选用日本桑品种新一之濑作基础亲本,经生物技术叶片培养克隆出再生植株,再行Co60 r射线辐照半致死筛选,选株叶片再克隆的分化期,导入外源抗病基因。经多代无性繁殖和病区测试后进入系统选择选育而成。特征 树形直立,枝条长而直,枝条皮色灰。皮孔大小中,皮孔个数5/cm2;冬芽短三角形,黄色,着生状态为尖离;副芽数量少。叶较厚,叶形浅裂叶,平伸着生,叶尖短尾状,叶缘乳头齿,叶基心性,叶色翠绿,叶面光泽较强、光滑、微皱。雄花,花穗小而少。特性 山东烟台栽植,发芽期、开叶期与同类主栽品种湖桑32号相仿或推迟1~2天,中生中熟品种。产量、品质、抗逆性等表现 产叶量高,全年产叶量比湖桑32提高12.73%;叶质优良,养蚕四项鉴定成绩(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吨桑收茧量、吨桑茧层量)比湖桑32号分别高:4.04%、1.96%、4.55%和2.58%;栽培技术要点 (1)昂绿1号叶片小,并且有裂叶,透光性较好,适于适当密植,以每公顷栽植2.2万~3万株为宜。(2)昂绿1号叶片小,采摘片叶时较大叶品种相对费工,最好作为条桑育品种推广应用。(3)昂绿1号春...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7
浏览次数:108
蚕桑创新团队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种家蚕饲养箱”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蚕饲养箱,包括箱体及饲养台,箱体包括连为一体的底板和四个侧板,侧板上边沿设有凹槽,方便盖盖后外部空气进入;饲养台包括台面,四周设有凸起用于与四周形成空隙,台面下部设有多个支撑,与箱体底板形成一空腔,空腔内设有药袋。台面四周设有防护板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既能保持湿度,又能方便外部空气进入补充氧气,可满足家蚕小蚕期的饲养要求。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7
浏览次数:122
北方科研协作区审定家蚕品种--0547×0548家蚕新品种:0547×05480547×0548是山东省蚕业研究所从2005年开始采用杂交育种、系统选育方法,育成了优质春用家蚕新品种0547、0548,经配合力测定获得经济性状优良的一代杂交组合0547×0548。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茧量高、茧形大且匀整、茧层率高、茧丝质优。2012年通过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蚕品种审定。0547×0548,二化性,四眠。越年卵色正交有深灰色和灰绿色两种,卵壳淡黄色,克卵粒数1600粒左右;反交有紫灰色,卵壳乳白色,克卵粒数1700粒左右。孵化齐一,正交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250头左右,蚁蚕及稚蚕趋光,有趋密性;反交蚁蚕暗褐色,克蚁2310头左右,蚁蚕和稚蚕趋光,有逸散性。各龄眠起快齐,眠性快,要适时早加眠网,眠起处理容易。各龄食桑活泼,尤以五龄壮蚕盛食期食桑快而旺盛,桑叶要适熟新鲜,做到良桑饱食。壮蚕蚕体粗壮,体色青白,普斑,蚕体发育整齐,个体匀整,体健好养。蚕老熟齐涌,营茧快,多结上层茧。茧形椭圆,大而匀整,明显比对照粗大,茧色白,缩皱中等,高产,丝质良好。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比,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提高4.90%、11.29%、9.63%,虫蛹率96.22%,茧层率25.41%,鲜毛茧出丝率20.47%,茧丝长134...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7
浏览次数:82
桑树种质资源圃简介 山东桑树品种资源考察、收集、整理、保存始于1954年。经过赵鸿基、董载衡、樊孔彰、孙日彦等数十位学者的努力,从地方品种的发掘、调查、收集、整理,到不断引进新品种和创新种质,桑树资源圃多次搬迁,品种不断补充和更新,现有种质资源460份,其中山东地方品种及创新品种、品系237份,引进17个省市的品种、品系204份,引进国外品种19份。保存于海阳市郭城镇1.2公顷的封闭种质资源圃。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标记,嫁接、育苗、鉴定入圃,田间划分段、行栽植并标记,资源圃封闭管理,田间管理精细,达到了树壮叶茂,品种性状良好,为创新利用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极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密切交流,为几十个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提供种质资源500余份次,接穗2000余公斤,5万余株苗木。以此为基础的项目“山东桑树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利用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7
浏览次数:245
桑树新品系鲁杂1号鲁杂1号,山东省蚕业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桑新品系。可做为养蚕、高蛋白饲料及生态绿化品种。该品种产叶量高,比湖桑32提高15.62%,比沙2×伦教109提高18.59%;发芽率高、米条长产叶量高、叶片较大、黄落叶少;抗寒性强,冻枯率与湖桑32号相仿,比沙2×伦教109强提高11.33个百分点。适宜草本化栽植,适宜条桑收获。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7
浏览次数: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