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李建琴1 ,梁 巧2 ,顾国达1 (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摘 要:本文从蚕桑生产、市场和贸易、产品加工与消费、技术研发等方面阐述了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2023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了2024年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23年是“十四五”中期之年,在“一带一路”倡议、 乡村振兴战略、“双碳”目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蚕桑产业在桑园面积减少、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局部地区洪水、农药中毒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生态建设;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展望了2024年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2023 年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1.1 蚕桑生产情况 1.1.1 桑园面积减少,但发种量和蚕茧产量均有增加 据蚕桑主产省(区、市)生产主管部门的调查和初步统计,2023年受耕地管控政策趋严等因素...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8
浏览次数:169
全省蚕种产业高质量发展暨蚕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推进会召开
发布时间:
2023
-
02
-
28
浏览次数:62
https://app.litenews.cn/share/b3Nwcy03MS0xNDUyMzU3Nw.html?UL=2
发布时间:
2022
-
08
-
26
浏览次数:64
https://mp.weixin.qq.com/s/HedYO_xG-GQhnHPYdo_d7A
发布时间:
2020
-
04
-
17
浏览次数:84
https://www.toutiao.com/i6808744707934388743/?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3&from=singlemessage×tamp=1585308148&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sappinstalled=0&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req_id=202003271922280101290262100B07B89D&group_id=6808744707934388743&pbid=6772684436921665032
发布时间:
2020
-
03
-
20
浏览次数:95
http://nync.shandong.gov.cn/snyw/nysc/sczd/202002/t20200219_2580706.html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4
浏览次数:100
自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2位学者发现石墨烯后,石墨烯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式组成的六角型蜂巢晶格的二维纳米材料,是构成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石墨等碳材料的基本单元。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二维材料,拥有极其优异的光、电、热、力学性能,在光电器件、生物医学材料、吸附材料领域有大量的研究和应用。石墨烯从发现到现在仅有十多年的历史,却已经成为极具应用潜力、可广泛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材料,被誉为“黑黄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石墨烯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带动石墨烯下游产业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创新能力和加快转型升级。蚕丝光泽绚丽柔和,手感细腻、滑爽,悬垂性好,吸湿和透气性好,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对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蚕丝及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易皱、不耐磨、泛黄、褪色、抗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差等缺陷。特别是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盛行,传统的真丝产品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智能服装的要求,因此,为扩大蚕丝的适用范围,提高蚕丝制品的附加值,使用纳米材料对蚕丝进行改性成为研究热点。将石墨烯材料用于改性蚕丝纤维,能够赋予蚕丝优异的导电、抗菌和抗紫外线等性能,提高蚕丝特性,拓展蚕丝功能,从而使得蚕丝能够应用于生物、医学、光电材料、可穿戴器件等更多领域。本文依...
发布时间:
2019
-
11
-
28
浏览次数:119
https://mp.weixin.qq.com/s/IsQaxWHZTvm9Gr2LnhASGg
发布时间:
2019
-
11
-
28
浏览次数:79
http://m.haiwainet.cn/middle/3543197/2019/0923/content_31633891_1.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9
-
23
浏览次数:109
http://www.nzdb.com.cn/hy/263644.j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8
-
28
浏览次数:66
http://cansang.99114.com/Article1/93304886_0.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8
-
11
浏览次数:93
http://www.esilk.net/3G/view.aspx?AID=131185
发布时间:
2019
-
07
-
05
浏览次数:90
http://commerce.shandong.gov.cn/art/2019/6/12/art_21649_6538888.html
发布时间:
2019
-
06
-
14
浏览次数:88
为了示范推广果桑产业立体种养、加工利用等新技术,5月28日,果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培训会在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桑园公社基地召开。 本次培训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产业创新团队联合主办,由山东鲁宝特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桑园公社)承办。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成员、国内蚕业专家、省内果桑栽植及加工、旅游观光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济南市及周边地区蚕桑技术员、蚕农等参加本次活动。山东乡村广播对本次活动进行全程音视频直播。开班仪式 果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被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止渴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不但可进行采摘鲜食、乡村旅游观光,还可以进行桑椹酒类、桑椹饮料、桑椹酵素等的加工。桑叶不仅可作为蚕的饲料,也可进行桑叶茶、桑叶菜品、面食及动物的添加饲料。现阶段,果桑产业在我省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本次果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培训会的举办,邀请到国内果桑专家授课指导,省内果桑产业知名企业、果农合作交流,对我省果桑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山东鲁宝特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桑园公社)董事长高亚军讲话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于振诚讲话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志刚研究员讲话莱芜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
发布时间:
2019
-
05
-
30
浏览次数:120
2019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及企业情况摸底调查报告中国丝绸协会(二〇一九年五月)(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一、2018-2019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以来,受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变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一)生产情况1、蚕茧生产基本稳定据商务部国家茧丝办统计:2018年全国桑园面积共计1184.91万亩,与2017年基本持平;蚕种发种量1643.28万张,同比增长2.5%;蚕茧(指桑蚕茧,下同)产量67.9万吨,同比增长3.2%;蚕茧收购量65.84万吨,同比增长4.5%,收购均价46.82元/公斤,同比下降1.1%。在全国20个蚕茧生产主要省市中,广西、四川、云南等12个省区市茧产量同比实现小幅增长,贵州、海南两省产量增长幅度超过10%,江苏、广东、湖北等8个省市茧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详见表1。各省市蚕茧产量占比情况见图1。表1 2018年全国蚕茧生产情况表序号地区发种量(万张)同比(%)产量(吨)同比(%)全国1643.28 2.5 679038 3.2 1广西820.00 5.1 338000 8.7 2四川215.01 2.3 84883 4.6 3云南161.29 -5.4 68000 1.5 4江苏95.60 2.3 35825 -6.4 5广东69.75 6.2 3...
发布时间:
2019
-
05
-
09
浏览次数:85
大众网日照·海报新闻3月20日讯(通讯员 高华超)3月19日,莒县碁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荆凡胜同志带队到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学习研讨,会上对碁山镇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科技引领示范镇、申请桑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工作达成合作意向。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将在碁山镇成立一支以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为带头人的科技创新团队,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给农村产业兴旺、农产品质量效益提升等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今年山东省计划打造一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科技引领示范村镇。以此为契机,莒县碁山镇与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合作,聚合现有资源,发展现代桑蚕业,积极筹备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科技引领示范镇,同时莒县青峰湖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将申请桑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2月,隶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是山东省从事蚕桑科技创新的唯一省级科研机构。研究所内现拥有专业蚕桑研究团队,设有家蚕研究室、桑树研究室、家蚕生物工程与人工饲料研究室等九个研究室。现有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烟台)、山东省桑树种质资源圃等多个科研平台。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1
浏览次数:97
加快发展桑蚕丝绸文化产业 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朱保成在第十六届农交会农业品牌论坛上的演讲 (2018年11月2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论断,提出了“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明确要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第十六届农交会举办“以品牌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防控农业风险、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农业品牌论坛,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下面,我围绕产业振兴、品牌强农,加快发展桑蚕丝绸文化产业,深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问题,谈些认识和意见。 众所周知,中国是桑树的原产地和丝绸的发祥地。翻开史册可以知晓,种桑养蚕在中国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桑蚕产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一项重要产业,乃至于丝绸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桑蚕产业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和文化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对世界人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数千年来,种桑养蚕,缫丝纺绸,不仅源源不断...
发布时间:
2018
-
11
-
05
浏览次数:120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谭安江研究组利用基因定点替换的方法在家蚕丝腺和蚕茧中大量表达蜘蛛丝蛋白。 蜘蛛丝是自然界中机械性能最好的天然蛋白纤维,其强度甚至高于用于制作防弹衣的凯夫拉纤维,在工业、医疗和国防中有广泛应用前景。如何大量获取蜘蛛丝纤维是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蜘蛛的领地和捕食特性,无法通过大规模人工养殖获取蜘蛛丝;另一方面,由于蜘蛛丝蛋白结构特殊(分子量大且序列重复性高),采用细菌、酵母、动植物等表达体系面临着成本高昂,纯化和制丝工艺复杂等一系列难以克服的问题。家蚕是唯一可以通过人工养殖大量获取丝纤维的动物,由于蚕丝蛋白和蜘蛛丝蛋白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利用家蚕遗传改造大量获取类蜘蛛丝纤维是一个可行性高的策略。近年来已有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家蚕中表达蜘蛛丝蛋白的报道,但由于转基因技术本身的限制以及内源性蚕丝蛋白的表达干扰,蜘蛛丝蛋白的产量一直难以得到提高。 谭安江研究组致力于昆虫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等遗传调控技术的应用。家蚕丝蛋白的主要成分有丝素重链(FibH),丝素轻链(FibL),丝胶蛋白(Sericin)等,其中FibH的分子量达350kDa,约占整个丝蛋白含量的70%以上,也是决定蚕丝纤维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利用基因组编辑工具TALEN完全敲除了FibH编码区,同时保留了编码区上下游完整的调控序列。在此基础上...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2
浏览次数:94
莒县:一个虫变成一条龙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元·王冕山东桑蚕看日照,日照桑蚕看莒县,在山东,莒县的桑蚕规模和种养水平业内公认。2018年5月22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光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瑞颖副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崔为正和李法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山东实验站站长于振成一行专程到莒县开展学术研讨活动。莒县县人大副主任林洪鹏、日照海通茧丝绸集团总经理安霞等迎接陪同。简讯近日,作为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坐拥“山东省桑蚕第一镇”(碁山镇)“山东省桑蚕之乡”5个(东莞镇、库山乡、招贤镇、洛河镇、长岭镇)、年产白厂丝300吨且白厂丝产品为“山东名牌”的莒县桑蚕产业,引起了国家级业内科学权威的关注。应我县邀请,正在参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揭牌第三届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2018年德州“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暨第十一届夏津黄河故道椹果生态文化节”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郭光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瑞颖副研究员等一行,特设莒县为学术研讨点并专程莅临开展学术活动。莒县县人大副主任林洪鹏、日照市海...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8
浏览次数:124
5月19日,第三届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夏津招商推介暨桑产品展览会在夏津县举行。 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院主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廖森泰,德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彭小毛,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处处长谢军,中国蚕学会名誉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教授鲁成,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代方银,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李标,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蚕学会副所长、秘书长、研究员沈兴家,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唐德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肖更生,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蚕学会教授、理事长王志刚,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树英,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范涛,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院所长、研究员都兴范,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新民,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副总经理温凯,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勇,中丝集团中丝帝锦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冯春梅,县领导才玉璞、高善玉、张长臣、郭庆厚、于春峰、任桂英,以及中国蚕学会专家、会员企业和全国各地桑产业企业家等300余人出席。 会议第一阶段:第三届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学术交流会▲中国蚕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沈兴家主持▲播放夏津宣传片▲县...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4
浏览次数:92
(转自金蚕网)打印
发布时间:
2018
-
04
-
27
浏览次数:109
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2017年我国茧丝绸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交出靓丽成绩单,为积极落实商务部《关于开展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示范基地建设 推进茧丝绸产业提质增效的通知》文件要求,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对接与交流合作,促进我国茧丝绸行业继续能保持高质量的稳定发展,“2018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会暨全国优质茧丝基地现场交流会”于今日(2018年4月26日)在宜州隆重召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团结一心,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商务部国家茧丝办、中国丝绸协会及各地方茧丝管理部门、各桑蚕丝绸产区企业代表三百余人出席此次会议,共同分析研究行业当前经济形势,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为做好2018年全年的行业发展工作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更为行业中各企业做好下一步工作增添了信心,凝聚了动力。 会上,由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钱有清主持,广西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凤云首先致欢迎辞,感谢每一位对河池市桑蚕茧丝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广西自治区工信委总工程师马义生总工程师代表广西工信委和广西茧丝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中国丝绸协会唐琳会长发表重要讲话,对长期关心和支持我国茧丝绸行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感谢,行业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进字当先,稳才有保障。唐琳会长表示要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实现优胜...
发布时间:
2018
-
04
-
27
浏览次数:101
4月13日,由江苏省蚕桑学会主办的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实用化现场观摩及研讨会在江苏如东召开。省蚕桑创新团队郭光、娄齐年和李化秀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座谈会上,如东蚕桑站站长韩益飞介绍了2018年春季原蚕(菁松、皓月)全龄人工饲料饲养情况,参会专家就家蚕人工饲料配方、饲育技术、适应性品种选育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郭光、娄齐年和李化秀分别就人工饲料的生产、养蚕新模式、分子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发言,并提出了组建家蚕人工饲料研发联盟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响应。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如东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基地,该基地2018年饲养菁松、皓月原种共计280个蛾圈。
发布时间:
2018
-
04
-
17
浏览次数:105
2018年3月28-29日,2017年国家蚕品种试验总结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召开。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种子(蚕业、蚕种)管理站(局、所),蚕品种区试主持单位及承担单位(实验室、农村生产鉴定单位承担人员),国家蚕品种审定专业委员会委员部分委员及有关专家共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试验年会。省蚕桑创新团队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团队成员张凤林副研究员作为蚕品种区试承担单位参加了本次年会。 本次试验年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承办。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张毅处长主持,广西北海市农业局何锐宗局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蚕品种试验主持单位、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副主任陈涛从试验概况、考察情况、品种评价、影响因数、探讨问题等五个方面对2017年国家蚕品种试验工作做了总结报告与发言。针对陈主任的总结报告与发言,参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代表分别对2017年的工作情况和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公正、科学的分析与讨论,最终就2017年国家蚕品种试验报告达成一致的修改、斧正和补充...
发布时间:
2018
-
04
-
02
浏览次数:73
蚕桑产业创新团队专家参加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29届学术年会 日前,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29届学术年会在泰安举办。来自陕西、辽宁、山西、河南、新疆等11个省的15家会员单位以及浙江大学、苏州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浙江省蚕桑研究所等7家非会员单位的90多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会议,省农业厅果茶站站长王志刚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莉首先代表学校致辞,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近来发展情况。她说,本次学术年会的召开,是贯彻中央“一带一路”精神的有力举措和积极作为,希望与会代表畅所欲言,为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出谋划策。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秘书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教授致开幕词,他分析了我国当前蚕桑产业的发展动态、自身优势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本次研讨会召开的初衷和重要意义。省农业厅王志刚研究员介绍了我省蚕业生产和科技发展现状,并表示将继续全力支持我省蚕桑产业发展和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的工作。本次年会以“蚕业科技创新与规模化经营”为主题,体系设施与机械岗岗位专家李法德教授、苏州大学司马杨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蚕桑丝绸研究所所长苏超研究员和浙江大学李建琴教授分别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养蚕与桑树栽培岗团队成员王彦文教授等七名专家进行了大会论文交流。会议还就桑树育种与栽培新技术、家蚕育种与饲养新技术、蚕业资源利用、柞蚕饲养、蚕桑品种区试等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交流。本次年会省蚕桑产...
发布时间:
2017
-
11
-
10
浏览次数: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