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2025 - 04 - 02
点击次数: 67
2025年4月1日,“桑葚菌核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在山东安丘举行。会议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安丘市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省茧丝绸行业的近50名专家、技术人员和蚕农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山东果桑产业规模扩大,菌核病已成为威胁产区稳产增收的主要病害,2024年部分区域大量减...
2025 - 02 - 25
点击次数: 271
为推动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2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赴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园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古桑园多元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煜,夏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颖,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拥有千年古...
2024 - 09 - 18
点击次数: 120
2024年9月3日-7日,应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的邀请,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聂磊副研究员,对韩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参加了在韩国茂朱郡举办的“第28届萤火虫国际环境研讨会”,以及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组织的学习与实地科研活动,先后经仁川、清州、全州、全南、茂州等地。了解了韩国国内开展昆虫资源高效养殖与利用等研究情况,针对萤火虫、野蚕等资源昆虫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昆虫研究技术,在野蚕类资源昆虫...
2024 - 09 - 14
点击次数: 93
9月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推广站张桂征研究员来到省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指导。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及团队成员向鲁成教授一行详细介绍了泰安综合试验的建设情况,鲁成教授对泰安综合试验站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出了详细建议。鲁成教授指出,泰安综合试验站一定要立足山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在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将最新的蚕桑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
2024 - 06 - 02
点击次数: 161
5月29日,省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在农业机械综合实用技术国际培训班上,对来自9个国家15名国际学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蚕桑发展历史、蚕桑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与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技术等。在培训会上,闫银发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一是传播中国蚕桑文化,增进国际理解。通过详尽的历史回顾和现代实践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中国蚕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
2024 - 05 - 30
点击次数: 126
5月28日,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会同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赴青阜农业调研盐碱地饲料桑栽植与产业发展。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察看了盐碱地新栽桑苗的生长情况,对下一步桑园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以及桑园的灌溉、施肥、桑树树型养成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针对桑产业的整体规划、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战略,就桑芽预制菜、桑叶茶、以及...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101
5月21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到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郭首席详细了解了泰安综合试验站和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正在开展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桑园管理和果桑品种园建设等工作。郭首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紧紧围绕我省蚕桑产业的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交叉合作,通力联合研发一批蚕桑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
2023 - 09 - 04
点击次数: 564
为进一步加强蚕桑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蚕农收入,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9月2日,金秋时节,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承办的小蚕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日照市五莲县召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会指导,来自全省从事蚕桑产业的科技骨干、茧丝绸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5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由山东省蚕桑产业技...
微博 / WeiBo
News 桑蚕
2019年1月13日,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郭光所长带领团队成员王照红、冀宪领、张升祥来到临清市金郝庄镇,出席科研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郭光研究员和临清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淳悦忠共同为基地揭牌。此基地是省蚕桑创新团队和临清先锋农产品合作社(临清市黄河故道古桑研发中心)共同精心打造的一处以桑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科研示范基地。团队成员曾多次考察临清市黄河故道古桑园,并针对古桑园的保护及桑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详细的方案,先后指导先锋合作社生产出保健效果突出的桑产品数十种,荣获各类奖项十余项,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对周边农村和农民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郭光指出科研示范基地的揭牌标志着创新团队和临清市先锋合作社及山东桑宝药业有限公司的合作进一步深入。桑资源的利用高度契合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大健康战略,当前国内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创新团队将依托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开展更多的科技服务活动,为临清市的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力争把临清科研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全国桑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发布时间: 2019 - 01 - 15
浏览次数:168
2018年12月29日,在省政法委政治部主任刘启超的带领下,省派夏津县乡村振兴服务队一行来到了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同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升祥组织的蚕学、机械、蔬菜、中药材方面的专家商讨夏津县桑产业的发展大计。刘主任首先介绍了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园及夏津县桑产业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夏津县在发展桑产业的过程中遇到难题。省蚕桑团队成员冀宪领、高绘菊、张升祥老师从桑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桑树资源利用、桑蚕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团队邀请的其他专家也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就夏津县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民政厅事务处潘红春副处长希望创新团队和学院能够在夏津县设立科研基地,开展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省派服务队的多位同志就具体的问题同老师们分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面对面建立工作群。蚕桑团队成员表示将同夏津县密切合作,为桑产业的发展及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2
浏览次数:106
11月27日,由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协办,莒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夏蚕冬菇”综合发展模式技术研讨会暨“嫘祖部落”旅游休闲项目启动仪式在莒县成功举办。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崔为正教授、省食用菌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万鲁长研究员、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所长、省农技站高霞科长,省果茶技术推广站赵瑞雪科长等领导专家,以及国家食用菌、蚕桑体系以及省食用菌、蚕桑创新团队有关专家,莒县县委县政府及农业、林业、国土、旅游等有关部门,县乡镇农技人员及蚕桑、食用菌种植大户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和启动仪式。嫘族部落旅游休闲项目是落实莒县县委县政府“拥河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投资1.56亿元,占地2200亩,计划发展桑园1500亩,建设蚕菜一体棚30个,科学工作站,房车露营地,水上娱乐区,户外拓展区各1处,现代精品民俗12处,建成果桑、蘑菇养殖、桑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观摩考察了碁山镇蚕桑―食用菌生态种养模式示范大棚,即“夏蚕冬菇”综合发展模式,聆听了张金霞首席,万鲁长首席分别关于国家及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现状,崔为正教授、郭光首席分别关于全国、山东蚕桑产业科技现状的专题报告,全面介绍了产业及科技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8
浏览次数:97
10月2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创新团队联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齐河县设立的科研示范基地正式启用,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崔为正教授共同为基地揭牌。随后,郭光研究员代表团队和科研示范基地负责人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蚕桑高效省力生产技术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联合开展试验与示范。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果茶技术推广站站长王志刚研究员、山东省蚕桑团队成员冀宪领、王照红、高绘菊、张升祥、齐河县农业局的主要领导等参加了揭牌仪式,并见证了签约仪式。仪式结束后,双方就今后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探讨。齐河县蚕桑科研示范基地面积302亩,地理位置优越,条件独特,设施完备。基地内现已发展桑园50余亩,所栽品种为省蚕桑创新团队推荐的优良桑树品种,并采用了适宜于机械化收获的栽培模式;建有高规格养蚕大棚、蚕房及配套设施若干;蚕桑资源利用设备多套。特别是基地内现有水面面积达100亩以上,非常适宜开展“桑基鱼塘”生态种养北方模式的探索。双方将共同努力,计划在三年内把基地打造成北方地区、乃至国内可复制的蚕桑高效生产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该基地也是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下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联合设立的首个科研示范基地,标志着两级团队的合作走向深入,将共同致力于山东省蚕桑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发布时间: 2018 - 10 - 24
浏览次数:213
2018年10月10-12日,2018年中国蚕学会学术年会和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在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召开,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育种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参加了本次年会。在学术年会上,王照红研究员做了了题为《山东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的学术报告,对现阶段山东在果桑育种、栽培、深加工、旅游采摘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重点推介了夏津、无棣等地果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与经验,并对山东果桑产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次会议,中国蚕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蚕学会各分支机构负责人、特邀代表、论文作者、协作区成员代表、会议论文代表等共216人参会。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5
浏览次数:107
昌邑市柳疃镇是著名的“丝绸之乡”,全国最大的丝织镇,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该镇工业发达,传统蚕桑产业由于生产结构单一,产业功能单一,产品产出单一,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助力柳疃镇桑蚕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再现“丝绸之乡”昔日辉煌,省蚕桑创新团队利用国庆假期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柳疃行活动”,到柳疃镇为桑蚕丝绸产业发展把脉支招,面对面服务企业,点对点解决问题。活动中,柳疃镇相关领导介绍了前期关于全市桑蚕丝绸产业的调研情况和企业重点技术需求。专家们从品种选择、规范化种植、蚕桑机械、成果转化、品牌创建等多方面,就桑蚕丝绸产业发展给予了意见与建议,对华裕丝绸、爱客斯伦果桑园等7家企业提出的人才、技术、工艺等方面问题给予解答,并到华裕丝绸和部分养蚕大户的养蚕棚等进行实地考察指导。本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省蚕桑创新团队与柳疃镇之间的产才对接和产学研合作,对加快桑蚕产业全链条发展,再现“丝绸之乡”昔日辉煌,产生了积极作用。今后,省蚕桑创新团队将继续发挥科技人才的优势和作用,与柳疃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全产业合作,全面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发布时间: 2018 - 10 - 09
浏览次数:85
2018年9月18日,山东省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技术成果对接系列活动(医养健康产业专场)在烟台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烟台市科学技术局、山东省技术转移联盟承办,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和加工与综合利用岗位团队成员应邀参会。会议的重头戏是医养健康产业技术成果对接。来自省内外19家高校院所的27项最新科研成果集中路演发布,现场共签订合作协议23项。省蚕桑创新团队加工与综合利用岗位团队成员范作卿进行了蚕桑资源在医养健康产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的路演发布,重点推介了蚕虫草、柞蚕雄蛾浓缩液、桑叶系列产品、桑葚系列产品等,获得了台下不少与会企业代表的好评。此次对接活动的参加,让更多的企业对蚕桑资源在医养健康产业方面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必将加速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18 - 09 - 20
浏览次数:72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和安排,2018年9月1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扶贫经验交流会在江西南昌举行,来自体系内的50余位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其他成员参加了会议。湖北农科院胡兴明等7位专家及试验站站长分别就其应用蚕桑现代技术开展扶贫工作的经验进行了详细报告;20位综合试验站站长也交流了立足蚕桑产业进行扶贫的工作进展情况。代表一致认为,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内巨大的消费需求为蚕桑产业提供了发展良机,且蚕桑产业投入少,见效快,应用领域日益宽广,仍然是优势鲜明的扶贫产业。会上,专家们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省蚕桑创新团队张升祥副教授参加了本次交流会,并及时在省蚕桑创新团队内部进行了信息交流。通过本次会议交流,蚕桑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蚕桑行业在精准扶贫、科技扶贫中重要作用,充分了解了“公司+养蚕大户+贫困户”等多种值得扶贫模式的优劣,也感受到当前的扶贫工作对于创新生产技术的迫切需求。本次会议对蚕桑团队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拓宽了工作思路,将极大地促进团队的扶贫工作的开展与实效。
发布时间: 2018 - 09 - 14
浏览次数:109
为充分利用柞树资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与蚕农收益,8月24日,由省蚕桑创新团队主办、乳山在强柞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承办的柞蚕多次放养技术秋季观摩会在威海乳山举行,来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省蚕桑创新团队成员,以及乳山市周边地区柞蚕放养技术员、蚕农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观摩会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主持,乳山在强柞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孙在强向与会的专家、柞蚕放养技术员和蚕农详细介绍了柞蚕多次放养技术的特点、优势与注意事项。我们知道,胶东半岛是柞蚕的发源地,目前我省柞蚕放养主要集中在威海环翠区、乳山市、栖霞市、五莲县等区域,其中威海产区的放养量达到50%左右。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急需对传统柞蚕放养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与创新。而本次观摩的柞蚕多次放养技术,就是从高效利用柞岚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创新种茧储存技术,在一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的基础上,增加晚春、早秋和二化一放三季柞蚕,实现年养五批次柞蚕,且与蚕农进行其他粮食作物的生产没有时间上的冲突。实践证明,由于晚春、早秋蚕放养期间,柞叶嫩、水分足,且温度适宜,因此龄期明显缩短,其中晚春放养比春季缩短15-20天,早秋放养比秋季缩短15天,而且新增加的两批次放养正好弥补了市场缺口,价格优势明显,每亩柞岚可增加收入1500余元。得益于该技术的推广,乳...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7
浏览次数:201
8月17日,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举办的蚕桑产业助推贵州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贵州遵义举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以及国内蚕桑科研、教学单位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会。省蚕桑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应邀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上,鲁成教授做了题为“蚕桑产业发展趋势及贵州蚕桑产业发展”的主旨报告,全面介绍了我国蚕桑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并对贵州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省蚕桑创新团队郭光研究员在研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重点介绍了山东支撑蚕桑产业发展的政策、做法,以及省蚕桑创新团队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对贵州蚕桑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的建议。会后,参会人员参观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管庄基地和所成果展示厅。贵州发展蚕桑有着气候、生态环境、土地、劳动力的优势,全省桑园面积20多万亩,借助“东桑西移”的春风,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发展蚕桑产业纳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规划中,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必将进一步促进贵州蚕桑产业的发展,助推贵州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18 - 08 - 22
浏览次数:71
2018年8月11-12日,以“农机装备创新支撑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35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80多家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和生产企业等单位的近200位青年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会议。省蚕桑设施与机械岗位团队和国家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团队成员田富洋副教授和宋占华副教授应邀参加会议。本次论坛以“农机装备创新支撑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农机装备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智慧农业前沿、农村绿色发展等热点方向,共邀请33位青年专家学者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其中,省蚕桑设施与机械岗位团队和国家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团队成员宋占华副教授做了题为《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装备的研发》的大会主题报告,介绍了桑树资源化利用、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桑树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及存在的问题、桑树生产管理机械装备等,并与有关的青年专家学者就蚕桑机械装备的研发进行了探讨。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创立于1995年,至今已举办了353次,是中国科协学术会议示范品牌建设工程支持项目。该项目是为支持优秀青年科学家学术成长、培养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而设立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学科和技术领域的前沿、热点及重大科技问题,推动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发布时间: 2018 - 08 - 14
浏览次数:78
2018年7月17日,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在泰安举办了全省省力化植桑养蚕暨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作为培训班内容之一的现场观摩会,在省蚕桑创新团队泰安综合试验站马庄基地举行,来自全省40多家单位的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站长王志刚研究员首先欢迎参会代表的到来,简单介绍了举行现场会的目的意义及现场会的流程安排,并对参会代表提出了具体要求。省蚕桑创新团队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升祥对基地内应用的省力化养蚕技术、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进行了汇报,设施与机械岗位团队成员田富洋副教授和李玉道实验师介绍了团队研制的桑园多功能管理机(施肥、松土、除草等功能)、嫁接桑气动剪伐粉碎一体机、桑枝粉碎机、草本桑收割机(单行、双行)、草本桑割捆机(双行)、履带式桑园喷雾/弥雾植保机和塑料折蔟采茧机等在内的10余台套机械的功能和工作性能。随后,代表们分别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基地内的桑园菌菇栽培、桑园生态种养、颗粒人工饲料养蚕室等。炎炎夏日低挡不住参会代表们的热情,代表们还分别与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副教授,孙兆广场长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会议圆满结束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发布时间: 2018 - 07 - 20
浏览次数:106
2018年7月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设施与机械岗位、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与泰安综合试验站团队,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人工饲料团队齐聚山东农业大学,就蚕桑规模化经营与机械化生产进行了研讨交流。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成员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人工饲料团队成员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科学家李法德教授的带领下参观了山东农业大学蚕桑机械装备研发团队研制的草本桑收割机、草本桑割捆机、桑园多功能管理机、桑园植保机、智能桑园水肥一体化装备、折蔟采茧机等机械装备。参观结束后,两团队成员在山东农业大学学实楼进行了学术交流。会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蚕养殖设施设备岗位科学家张剑飞研究员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人工饲料岗位科学家崔为正教授就人工饲料研究和蚕桑规模化经营进行了介绍,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副教授委托团队成员宋占华副教授对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设施与机械岗位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原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山东农业大学王彦文教授,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高绘菊副教授和泰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升祥副教授也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内容。本次研讨会,两个团队就蚕桑规模化经营与机械化生产进行了...
发布时间: 2018 - 07 - 09
浏览次数:167
莒南县坊前镇、涝坡镇、文疃镇和经济开发区部分村庄蚕农春蚕发育异常,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李云芝研究员于6月6~7日进行了现场调查。所调查蚕户饲养的蚕均出现5龄蚕龄期延长、丝腺发育不良、不结茧的现象。据蚕农反映,饲养的蚕前期发育良好,但5龄期发育10~13天仍不结茧。经生理解剖及症状观察,排除致病性病原引起的家蚕病害、蚕种质量及饲养技术原因。综合实地走访调查、现场勘察结果,认为家蚕发育异常是因桑叶受到保幼激素类农药污染,家蚕食下被污染的桑叶中毒所致。据统计,全县共有200余张蚕种中毒,损失约60万元。目前当地有关技术人员正在积极排查毒源。
发布时间: 2018 - 06 - 09
浏览次数:513
近日,《大棚养蚕消毒防病技术规程》(DB 37/T 3231—2018),经山东省地方标准公告2018年第11号文正式对外公布,2018年6月17日起实施。《大棚养蚕消毒防病技术规程》由省蚕桑产业创新团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制定,2017年8月13日在烟台通过专家审查,2018年1月22日由山东省质监局对外公示。 《大棚养蚕消毒防病技术规程》的公布,对规范我省大棚养蚕的消毒防病工作、降低蚕农养蚕风险、提高蚕农收益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发布时间: 2018 - 06 - 01
浏览次数:136
2018年5月20-23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到山东调研指导工作,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于振诚研究员陪同调研。鲁成一行先后到省蚕桑创新团队的高青、莒县、乳山等示范基地进行了调研指导,对高青和润丝绸有限公司开发的桑葚酒、桑芽茶和沿黄河河滩及河堤瘀背区桑园管理,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10+1”规模化养蚕模式、水源地保护区桑园发展,以及乳山市柞蚕良种繁育合作社柞蚕生产不断发展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近年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合作,为山东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并指出今后要更加注重国家、地方团队的沟通与合作,推动蚕桑产业向规模化、机械化、多元化方向不断发展,使传统产业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8
浏览次数:309
2018年5月19日,第三届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夏津招商推介暨桑产品展览会在夏津县举行。中国蚕学会专家、会员企业和全国各地桑产业企业家等300余人出席。省蚕桑创新团队的郭光、冀宪领、崔太昌、任春久等应邀参会。全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是国内规格最高的桑产业学术交流会议,专家们对夏津古桑树群的保护、开发、利用提出宝贵意见,为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其中,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做了题为《山东桑产业发展概况》的报告,全面介绍了山东桑园发展、桑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桑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桑园管理机械化等。夏津县桑树栽培历史悠久,现存百年以上古树2万余株,是中国现存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4月19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授牌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山东省首家。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必将为桑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进作用,实现桑产业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最大化,共同推动全国果桑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2
浏览次数:154
为解决北方蚕区家蚕稚蚕饲养中,因保湿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造成稚蚕饲养环境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从而影响稚蚕生长发育的弊端,改善稚蚕饲养环境,增强稚蚕体质。2018年5月4日,省蚕桑创新团队在五莲户部乡吴家庄子村,召开了家蚕稚蚕增氧抗病饲育法现场观摩会。本次现场观摩会由省蚕桑创新团队主办,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和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承办。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试验站站长于振诚研究员,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云芝、娄齐年,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日照综合试验站站长徐军涛,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爱华,以及来自莒县、五莲的蚕桑技术骨干、养蚕重点村蚕桑技术员、蚕桑养殖大户、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等50余人,参加了本次现场观摩会。观摩会上,李云芝研究员现场系统讲解了家蚕稚蚕增氧抗病饲育法,对改进的家蚕稚蚕饲养箱进行了现场演示;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试验站站长于振诚研究员,对家蚕稚蚕增氧抗病饲育法进行了现场指导。家蚕稚蚕增氧抗病饲育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家蚕稚蚕增氧抗病饲育法有效的促进了稚蚕的生长发育新设计的家蚕稚蚕饲养箱不但能很好的保持饲养环境的湿度,还可以有效改善稚蚕的饲养环境,利用的是二氧化碳密度大,可以沉积于饲养空间下层,与石灰粉反应产生负压进而吸入新鲜空气的特性。前期试验发现,2龄眠蚕体重较塑料薄膜覆盖育...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8
浏览次数:162
为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5月4日,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产业创新团队主办,五莲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承办的家蚕稚蚕人工饲料育现场观摩会,在日照市五莲县户部蚕茧站举行。国家、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以及来自莒县、五莲的蚕桑技术骨干、养蚕重点村蚕桑技术员、蚕桑养殖大户、蚕桑专业合作社社员等50余人参加了现场观摩和培训。观摩会由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主持。省蚕桑产业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娄齐年研究员就家蚕人工饲料营养组成、人工饲料稚蚕育技术的优势与要点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进行了现场操作演示。同时,在现场专家们就蚕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与互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蚕桑生产的发展,蚕桑生产必须向规模化、专业化、省力化方向发展。家蚕稚蚕人工饲料规模化、工厂化饲育,是上述养蚕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观摩会立足产业实际,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有效地提高了基层蚕桑技术人员和蚕农的栽桑养蚕管理水平,受到了广大学员的欢迎,达到了预期目的,对于我省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8
浏览次数:219
2018年4月20-22日,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岗位专家娄齐年、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到无棣古桑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指导。在公司董事长李玲、经理温炳峰的陪同下,调研了公司古桑园、果桑基地及设施果桑栽培情况;对古桑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指导,在设施果桑栽培现场,王照红研究员指导示范了果桑的树形养成、修剪等技术,并针对去年天气严寒导致冻害严重的果桑,提出了冬季灌水、换头嫁接耐寒品种等技术措施。针对利用古桑园进行乡村旅游,创新团队提出了利用蚕桑文化打造蚕桑文化观光街,突出展示古代养蚕、纺丝、织造等技术,对少年儿童进行养蚕知识普及。此外,利用创新团队还对公司人员进行了彩色宠物蚕的饲养、茧扣拉丝绵等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经共同协商,达成了创新团队与无棣古桑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进一步开展科技合作的意向。
发布时间: 2018 - 04 - 25
浏览次数:99
2018年3月27-28日,省蚕桑创新团队病虫害防控岗位的李云芝、刘文光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的蚕药市场进行了调研活动。在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等因素推动下,广西蚕桑业加速发展,已经从2005年开始,蚕茧产量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随着养蚕规模的扩大,广西的蚕药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宜州的蚕药市场是广西蚕药市场的一个代表,也是全国蚕药市场的一个缩影。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广西蚕药生产企业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本省需求,市场上销售的蚕药品种主要来自四川、山东、浙江、江苏等企业,涵盖消毒类、添食抗菌类、中药类、解毒类及激素类产品。其中,消毒类产品主要成分有:苯扎溴氨、癸甲丙二醇氯胺复合碘、双联季铵盐、戊二醛、六氢-1,3,5-三(2-羟二基)均三嗪、异噻唑啉酮、月苄三甲氯铵、聚维酮碘、甲酚皂、多菌灵、碘、三氯异氰脲酸粉、二氯异氰脲酸钠、多聚甲醛、含氯石灰、次氯酸钙粉、甲醛溶液等。添食抗菌类产品有:氟苯尼考、硫酸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嘧啶钠、盐酸诺氟沙星、阿莫西林、硫氰酸红霉素、红霉素、GXEM菌剂等。中药类产品有:黄芪多糖、板青颗粒、芦荟溶液、板蓝根、穿心莲注射液、四黄颗粒、杨树花、大青叶、银黄提取物。解毒类产品有:硫酸阿托品。激素类产品有:蜕皮激素。宜州蚕药市场销售的蚕药品种繁多,同时,假冒伪劣产品、不合规范的品种占比大,主要表现为:商...
发布时间: 2018 - 03 - 30
浏览次数:100
在前期调研和多次交流的基础上,2018年1月9日,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张文东副总经理、徐军涛副总经理和日照三德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刘发余副经理,到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创新团队设施与机械岗位实验室调研座谈,重点讨论了适应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基地桑园桑树栽培管理模式下的桑树桑条剪伐收获机械的研发事宜。张文东副总经理首先介绍了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桑园建设管理与养蚕情况,目前公司基地的桑树全部是传统的嫁接桑(品种桑),桑树剪伐采用“截枝留芽、隔年轮伐”模式,蚕农在采桑养蚕环节约60%~70%全部采用了条桑育模式,但全部由人工剪伐桑条。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养蚕专业合作社和养蚕大户的桑园面积逐渐增大,养蚕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急需适合莒县桑园管理模式的桑条剪伐机。并且,目前莒县蚕农一般都配有手扶拖拉机,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要求将研发的桑条剪伐收获机配置到已有的手扶拖拉机上,以降低蚕农的购机成本。针对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提出的设计要求,李法德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已先期进行过多次方案讨论与论证,并初步提出了相关设计方案。在本次座谈中,李法德教授和宋占华副教授详细向张文东副总经理汇报了团队提出的设计方案与思路,并就设计和使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双方同意加快研发进度,争取早日进行田间试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崔为正教授、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
发布时间: 2018 - 01 - 12
浏览次数:135
饲料桑青贮试验桑树的饲料化利用是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之一,但鲜桑叶饲喂家畜家禽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桑枝叶青贮饲料的开发符合桑树轻简化利用和规模化养畜的发展趋势。桑枝叶经青贮发酵后具有气味芳香、柔软多汁、适口性好、消化率高的优点,而且贮藏方便、保存期长、能为畜禽提供反季节青绿饲料。2017年6月26-27日、9月8日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桑树室分批进行了春、秋季饲料桑的青贮试验,采桑120公斤、100公斤,经小型铡草机粉碎成2-3cm长,用20丝厚的青贮袋青贮,采用饲料桑单独青贮、饲料桑加10%玉米粉混合青贮、饲料桑加10%玉米粉并添加秸秆发酵剂混合青贮三种青贮方法进行青贮试验,每种方法三个重复。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3
浏览次数:181
蚕桑产业创新团队开展小蚕抗病饲育法的研究家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消耗氧气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造成饲养环境中二氧化碳增多氧气缺乏,影响家蚕生长发育,降低了家蚕的抗性。生产上经常采用穿孔薄膜上盖下垫饲育小蚕,就是要增加氧气以减少二氧化碳对家蚕的影响,但这种方式仍然不能很好的解决缺氧的问题。团队成员通过在小蚕饲养空间内设置饲养台,在饲养台下放置过碳酸钠、氢氧化钙以及饲养台下饲养框侧面打孔等方式增加饲养空间的氧气含量,开展了小蚕抗病饲育法的研究,经试验认为,饲养台下放置氢氧化钙和饲养台下饲养框侧面打孔等方法简单有效,能显著提高家蚕对BmNPV的抗性。
发布时间: 2017 - 12 - 13
浏览次数:137
为深入了解蚕桑生产机械化发展概况和蚕农的实际需求,2017年11月22日至25日,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创新团队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李法德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到省内主产区莒县、五莲、安丘的养蚕大户、专业户和潍坊恒源丝制品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公司技术与管理人员、蚕茧站站长和蚕农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桑园管理和养蚕设施情况。调研组对莒县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洛河镇蚕茧站和库山乡蚕茧站负责的2个村庄,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中至镇蚕茧站、汪湖镇蚕茧站和高泽镇蚕茧站负责的4村庄,安丘市天龙丝绸有限公司大盛镇蚕茧站负责的3个村庄、位于潍坊市昌乐县的潍坊恒源丝制品有限公司养蚕基地和缫丝车间、叶绿素提取车间分别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调研中发现,莒县、五莲县、安丘市和潍坊恒源丝制品有限公司在桑园管理过程中,只有桑园松土/耕翻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其它环节大多为人工作业,虽然在伐条环节有蚕农使用了电动圆盘锯或大力剪或割灌机,但这仅是工具的改进,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伐条(特别是夏伐)作业。因此,夏伐时的伐条机和条桑育模式所需要的桑条收获机械是桑园面积较大蚕农最急需的设备之一。同时还发现,养蚕过程中除小蚕饲育用切桑机切桑外,其它各作业环节基本全为人工完成,并且上蔟环节由于时间紧迫而用工最多,上蔟、采茧、自动饲育机械设备也是蚕农急需的。另外,从事栽桑养蚕的人群主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50岁以下极少,4...
发布时间: 2017 - 11 - 30
浏览次数:83
Copyright ©2017 - 2018 济南元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