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和地方审定桑树品种(山东)--选792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品种名 选792
亲本来源 梨叶大桑,产地山东临朐,鲁桑种,三倍体。1989年通过国家鉴定。
选育经过 20世纪80年代末育成品种,二倍体。从梨叶大桑中选出的芽变植株,历经株系选拔、小区试验、农村区试、扩大试验、全国鉴定等选育历程。
特征 树形直立,枝态稍扩散,条直而长,无侧枝,粗细中等,节间较密,3.5cm左右,皮褐色,皮孔大,皮孔个数4/cm2,圆形,黄褐色。冬芽正三角形,紧贴枝条着生,深褐色,鳞片包被较紧,副芽较少,单侧生,叶序2/5,芽褥较突出。叶长卵圆形,大小中等,稍下垂着生,一般叶长23cm,叶幅17cm,叶色深绿、光泽强,叶肉厚,叶面平滑,叶脉较突出,平行生长,叶尖锐头近短尾状,叶缘钝锯齿,叶基截形,叶柄粗细中等而略长。开雌花,先叶后花,桑椹紫黑色,较少。
特性 山东烟台栽培,发芽期4月24日~28日,开叶期5月1日~10日,发芽率73%,生长芽率15%,成熟期5月16日左右,是晚生中熟品种。秋季硬化期在9月上旬末,米条产叶量春112g/m、秋138g/m,公斤叶片数春410片、秋190片,叶片占条、稍、叶、椹总重量的49.79%。
产量、品质、抗逆性等表现 产叶量高,单位面积产叶量比湖桑32号春季高20~30%,夏秋季高5~15%,全年高15~18%。叶质优,用该品种桑叶喂蚕,万蚕收茧量与万蚕茧层量比湖桑32号提高5%左右,吨桑产茧量提高10%以上。用该品种饲育原蚕,单蛾产卵量等多项成绩也都优于湖桑32号。另外鲜茧茧层率可提高0.6%,鲜毛茧出丝率、上茧率、解舒率等项目也有提高。抗寒、抗风、抗旱能力强,较抗桑黄化型萎缩病。
栽培技术要点 (1)春季产叶量高,要施足春肥,春肥施入量可占全年的40%。晚秋蚕期若水肥不足,会造成硬化早,落叶多,因此要晚施多施秋肥,最后一次秋肥可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施入。薄岭山区或低产桑园或水肥难以保证的地块,要谨慎选择。(2)叶片厚,秋蚕期采摘稚蚕用叶困难,最好与30%的8033、7946配合栽植, 既便于小蚕用叶,又保证了大蚕叶质。要注意桑疫病的防治。(3)选792树形紧凑,枝条直立,栽植密度应适当密一些,一般每公顷栽植2万-3万株。行距1.2~1.5m,株距0.25~0.4m。栽植密度与丰产速度呈正相关,即栽植越密,丰产速度越快,所以应当苗贱密栽,苗贵稀栽,以栽植时投资到第三、四年仍有效益为度。另外,土地肥沃的高产桑园应适当稀栽,中低产桑园适当密栽。
适宜区域和推广应用现状 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各种土壤类型均可种植,现在我国各主要蚕区均较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