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安市岱岳区不时有蚕农反映所养春蚕出现生长发育异常、上蔟困难的现象,山东省蚕桑创新团队养蚕岗位专家高绘菊副教授于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响应,与团队成员王彦文教授、国家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崔为正教授组成专家组,在泰安市丝绸公司及当地政府部门的陪同下,深入岱岳区大汶口、马庄、满庄和夏张镇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减少蚕农损失。
经调查,绝大多数蚕户反映自3龄期便陆续出现微量中毒、发育不齐等现象;现场调查时正值5龄末期(上蔟期),蚕儿普遍出现体壁破裂流血、内脏膨突、不结茧等症状,所考察的大部分蚕户几近绝产。发生范围以马庄镇和大汶口镇为中心,受害较为严重,涉及相邻的满庄镇和夏张镇。推断是由于桑园受到有毒物质(农药)大面积扩散污染,家蚕食下受污染的桑叶后累积中毒所致。从中毒症状看,应该属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为主的农药中毒。
近年来,随着小麦“三喷一防”和美国白蛾飞防工作的逐步展开,家蚕中毒现象时有发生,部分蚕农损失惨重,严重打击了他们的养蚕积极性,对我省桑蚕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尽量避免或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政府部门应该全面动员、积极协调,农林蚕桑部门应该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在尽量使用低毒环保农药的前提下,将“错时飞防”、“合理避让”等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