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充分利用柞树资源,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与蚕农收益,8月24日,由省蚕桑创新团队主办、乳山在强柞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承办的柞蚕多次放养技术秋季观摩会在威海乳山举行,来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省蚕桑创新团队成员,以及乳山市周边地区柞蚕放养技术员、蚕农等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观摩会由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主持,乳山在强柞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孙在强向与会的专家、柞蚕放养技术员和蚕农详细介绍了柞蚕多次放养技术的特点、优势与注意事项。我们知道,胶东半岛是柞蚕的发源地,目前我省柞蚕放养主要集中在威海环翠区、乳山市、栖霞市、五莲县等区域,其中威海产区的放养量达到50%左右。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等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因此急需对传统柞蚕放养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与创新。而本次观摩的柞蚕多次放养技术,就是从高效利用柞岚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创新种茧储存技术,在一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的基础上,增加晚春、早秋和二化一放三季柞蚕,实现年养五批次柞蚕,且与蚕农进行其他粮食作物的生产没有时间上的冲突。实践证明,由于晚春、早秋蚕放养期间,柞叶嫩、水分足,且温度适宜,因此龄期明显缩短,其中晚春放养比春季缩短15-20天,早秋放养比秋季缩短15天,而且新增加的两批次放养正好弥补了市场缺口,价格优势明显,每亩柞岚可增加收入1500余元。得益于该技术的推广,乳山在强柞蚕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近年来新发展了柞岚5万亩,户均养蚕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带动周边柞蚕产业区域、规模等逐步扩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会的技术员和蚕农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观摩学习柞蚕多次放养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对新技术的直观认识,今后将把柞岚资源高效利用起来,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