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25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体系副首席专家、部分岗位专家,联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在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桑园公社进行了果桑管理、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科技服务活动。莱芜区寨里镇党委副书记赵先利、副镇长闫凯,以及公司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参加。
专家组一行首先针对设施大棚果桑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提出了菌核病等防控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在交流环节,体系副首席专家聂磊副研究员汇报了资源昆虫研究工作进展的情况,团队前期开展昆虫知识科普工作的小结,展示了团队开发的授课课件等材料,以及讲解了活动开展的流程设计、组织管理等内容;随后围绕桑蚕文化资源挖掘、劳动教育活动、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专家组还结合寨里镇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期望在现有基础和模式上,进一步完善科普研学方面的软硬件设施,达到参与性更强、内容更丰富、特色更突显的目的,在特色产业发展上继续打响桑园公社这一品牌,力争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期间进行了简短的授牌仪式,分别是聂磊蚕蛾类资源昆虫科普工作室实践基地、国际野蚕培训中心(华东)实习基地、山东农业大学蚕学教学实践基地等。

附:
聂磊蚕蛾类资源昆虫科普工作室,于2022年7月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的联合认定,主要保育有柞蚕、樗蚕、柳蚕、蚱蝉、萤火虫、榆凤蛾、柑橘凤蝶、金凤蝶、壁蜂、金龟子等昆虫种类10余个,实现了“蝉联蚕绪”、“萤飞蝶舞”生态自然景观;建有养殖基地4处,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挖掘昆虫文化,开发了科普类产品(昆虫标本)4个,授课课件2个,从事科普相关人员5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高级技术职称3人,涵盖了活动策划、流程设计、组织管理、专业知识等领域,为科普工作的实施管理、质量控制、效果实现等奠定了基础。
国际野蚕培训中心(华东),是由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负责“国际野蚕培训中心”相关事务)经与国际野蚕学会沟通,鉴于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开展的野蚕科研创新、技术推广、科学普及等方面的工作成效,特设立本分中心作为国际野蚕学会在我国华东地区的延伸机构,助力野蚕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