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赴云南、四川调研交流,通过省际协作、岗站联动及国家与地方产业体系融合,共同探索蚕桑产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云南期间,专家团应邀参加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蒙自主办的“云南桑产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成果推介会”。王照红研究员在会上作“基于饲料桑畜禽生态养殖的研究与示范”专题报告,分享了山东省蚕业研究所“丰源一号”杂交桑新品种的培育成果及桑园粪污消纳技术,引发与会者广泛讨论。调研期间,专家团实地考察了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对云南保存的长果桑资源多样性表示高度关注。鲁滇双方一致认为,应加强种质资源互通,推动果桑品种在山东的适应性试验,为桑树多元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转赴四川后,专家团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国家蚕桑体系土壤与肥料岗位科学家张建华研究员团队围绕桑园土壤管理、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展开交流,探讨融合智能监测设备优化水肥调控方案。随后,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有关岗位科学家和站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领导等的陪同下,专家团赴宜宾市兴文县、珙县、高县等蚕桑主产区调研,重点考察当地“村企共建”模式、有机丝生产基地及茧丝绸加工链条,并就蚕桑产业一二三产融合路径进行深入研讨。此外,山东与四川科研团队就家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达成合作意向,联合攻关饲料配方优化与标准化生产,推动传统蚕桑养殖模式创新。

此次调研以技术共享与资源互通为核心,深化鲁、滇、川三省在种质创新、生态循环、智能装备等领域的合作。各方表示,未来将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平台,打破地域壁垒,聚焦共性技术研发与产业链协同,共同构建全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