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 News
发布时间: 2024 - 03 - 08
点击次数: 170
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建议李建琴1 ,梁 巧2 ,顾国达1 (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摘 要:本文从蚕桑生产、市场和贸易、产品加工与消费、技术研发等方面阐述了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总结了2023年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了2024年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023年是“十四五”中期之年,在“一带一路”倡议、 乡村振兴战略、“双碳”目标、“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蚕桑产业在桑园面积减少、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局部地区洪水、农药中毒等不利因素影响下,依然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态势,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生态建设;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本文总结了2023年我国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展望了2024年产业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2023 年蚕桑产业发展情况 1.1 蚕桑生产情况 1.1.1 桑园面积减少,但发种量和蚕茧产量均有增加 据蚕桑主产省(区、市)生产主管部门的调查和初步统计,2023年受耕地管控政策趋严等因素的影响,全国桑园面积75.82万hm2,比上年减少1.94 万hm2,减幅2.5%,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广西、重庆、云南、陕西等省(区、市)均有减少,其中浙江、重庆减幅较大,分别减少19.57%和 12.42%;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不减,全年发种量1 792.26万张,比上年增加66.54万张,增幅3.86%;桑蚕茧产量76.29万t,比上年增加3.31万t,增幅4.54%,除江苏、安徽、广...
发布时间: 2018 - 04 - 17
点击次数: 105
4月13日,由江苏省蚕桑学会主办的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实用化现场观摩及研讨会在江苏如东召开。省蚕桑创新团队郭光、娄齐年和李化秀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座谈会上,如东蚕桑站站长韩益飞介绍了2018年春季原蚕(菁松、皓月)全龄人工饲料饲养情况,参会专家就家蚕人工饲料配方、饲育技术、适应性品种选育等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郭光、娄齐年和李化秀分别就人工饲料的生产、养蚕新模式、分子育种等方面进行了发言,并提出了组建家蚕人工饲料研发联盟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响应。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如东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基地,该基地2018年饲养菁松、皓月原种共计280个蛾圈。

桑蚕

News
Hot News / 热点新闻
2025 - 04 - 02
点击次数: 45
2025年4月1日,“桑葚菌核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在山东安丘举行。会议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安丘市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省茧丝绸行业的近50名专家、技术人员和蚕农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山东果桑产业规模扩大,菌核病已成为威胁产区稳产增收的主要病害,2024年部分区域大量减...
2025 - 02 - 25
点击次数: 240
为推动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2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赴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园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古桑园多元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煜,夏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颖,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拥有千年古...
2024 - 09 - 18
点击次数: 101
2024年9月3日-7日,应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的邀请,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聂磊副研究员,对韩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参加了在韩国茂朱郡举办的“第28届萤火虫国际环境研讨会”,以及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组织的学习与实地科研活动,先后经仁川、清州、全州、全南、茂州等地。了解了韩国国内开展昆虫资源高效养殖与利用等研究情况,针对萤火虫、野蚕等资源昆虫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昆虫研究技术,在野蚕类资源昆虫...
2024 - 09 - 14
点击次数: 82
9月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推广站张桂征研究员来到省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指导。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及团队成员向鲁成教授一行详细介绍了泰安综合试验的建设情况,鲁成教授对泰安综合试验站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出了详细建议。鲁成教授指出,泰安综合试验站一定要立足山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在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将最新的蚕桑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
2024 - 06 - 02
点击次数: 140
5月29日,省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岗位专家闫银发教授在农业机械综合实用技术国际培训班上,对来自9个国家15名国际学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内容涵盖了中国蚕桑发展历史、蚕桑生产管理机械化技术与智能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现代农业智能装备和机器人技术等。在培训会上,闫银发教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一是传播中国蚕桑文化,增进国际理解。通过详尽的历史回顾和现代实践案例,向学员们展示了中国蚕桑文化的深厚底蕴和...
2024 - 05 - 30
点击次数: 117
5月28日,省蚕桑体系岗位专家冀宪领教授和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陈传杰副研究员会同昌邑市林业发展中心,赴青阜农业调研盐碱地饲料桑栽植与产业发展。 在现场,专家组一行察看了盐碱地新栽桑苗的生长情况,对下一步桑园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现场指导,以及桑园的灌溉、施肥、桑树树型养成等重点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技术讲解。针对桑产业的整体规划、生产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中长期战略,就桑芽预制菜、桑叶茶、以及...
2024 - 05 - 23
点击次数: 95
5月21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到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郭首席详细了解了泰安综合试验站和养蚕与桑树栽培岗位正在开展的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桑园管理和果桑品种园建设等工作。郭首席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定要紧紧围绕我省蚕桑产业的需求,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科研平台优势,深化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交叉合作,通力联合研发一批蚕桑生产新模式、新技术和新产品;同时要深化产学研结合...
2023 - 09 - 04
点击次数: 557
为进一步加强蚕桑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提高蚕农收入,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9月2日,金秋时节,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联合主办,五莲海通丝绸有限公司承办的小蚕桑叶一日一回育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日照市五莲县召开。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到会指导,来自全省从事蚕桑产业的科技骨干、茧丝绸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50余位代表参会。会议由山东省蚕桑产业技...
微博 / WeiBo
News 新闻详情

2019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 及企业情况摸底调查报告

日期: 2019-05-09
浏览次数: 85

2019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

及企业情况摸底调查报告

中国丝绸协会

(二〇一九年五月)

(内部资料  仅供参考)

 

一、2018-2019年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以来,受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变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国茧丝绸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

(一)生产情况

1、蚕茧生产基本稳定

据商务部国家茧丝办统计:2018年全国桑园面积共计1184.91万亩,与2017年基本持平;蚕种发种量1643.28万张,同比增长2.5%;蚕茧(指桑蚕茧,下同)产量67.9万吨,同比增长3.2%;蚕茧收购量65.84万吨,同比增长4.5%,收购均价46.82元/公斤,同比下降1.1%。在全国20个蚕茧生产主要省市中,广西、四川、云南等12个省区市茧产量同比实现小幅增长,贵州、海南两省产量增长幅度超过10%,江苏、广东、湖北等8个省市茧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详见表1。各省市蚕茧产量占比情况见图1。

表1  2018年全国蚕茧生产情况表

序号

地区

发种量(万张)

同比(%)

产量(吨)

同比(%)


全国

1643.28

2.5

679038

3.2

1

广西

820.00

5.1

338000

8.7

2

四川

215.01

2.3

84883

4.6

3

云南

161.29

-5.4

68000

1.5

4

江苏

95.60

2.3

35825

-6.4

5

广东

69.75

6.2

35310

-10.9

6

浙江

41.36

0.6

20512

0.2

7

山东

45.32

0.2

17770

0.1

8

安徽

32.59

1.4

15771

0.2

9

重庆

38.92

-1.0

14443

-1.1

10

陕西

30.00

9.5

11500

4.2

11

湖北

24.18

-20.7

10046

-32.1

12

江西

19.60

2.6

8900

4.7

13

河南

20.30

1.5

7413

-0.1

14

贵州

14.13

10.1

4434

19.3

15

湖南

8.32

7.4

2870

4.4

16

山西

2.62

-38.9

1219

-42.9

17

海南

2.09

11.1

1009

14.6

18

黑龙江

1.33

2.21

863

3.9

19

甘肃

0.60

-25.5

200

-28.6

20

河北

0.28

7.4

69

-6.4

数据来源:国家茧丝办

 

图1  2018年各省市蚕茧产量占比情况(%)

2019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  及企业情况摸底调查报告

数据来源:国家茧丝办

2、主要产品产量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丝绸产品产量均有下降,见表2。丝产量8.65万吨,同比下降7.32%,其中生丝产量8.22吨,同比下降6.16%;绢丝产量4277吨,同比下降23.94%。绸缎产量51563万米,同比下降0.09%。蚕丝被产量1215万条,同比下降9.48%。各省市丝绸主要产品产量情况见表3、表4、表5。

表2  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丝绸产品产量情况

主要产品

单位

2018

同比(%)

生丝

82235

-6.16

绢丝

4277

-23.94

绸缎

万米

51563

-0.09

蚕丝被

万条

1215

-9.4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3  2018年各省市丝产量表(含绢丝)

序号

地区

产量(吨)

同比±%

序号

地区

产量(吨)

同比±%

1

广  西

31848

-3.75

9

重庆市

1850

-42.82

2

四川省

14315

-10.16

10

湖北省

656

-40.38

3

江苏省

11888

18.59

11

山东省

600

-22.88

4

浙江省

6326

-20.25

12

贵州省

594

70.77

5

江西省

5245

-5.60

13

广东省

343

-64.03

6

陕西省

4672

-18.85

14

河南省

213

20.80

7

云南省

3964

-2.41

15

辽宁省

62

-6.06

8

安徽省

3934

-9.1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4  2018年各省市真丝绸缎产量表

序号

地区

产量(万米)

同比±%

序号

地区

产量(万米)

同比±%

1

四川省

19642

3.01

7

广  西

809

17.66

2

浙江省

15721

0.68

8

云南省

241

-0.82

3

安徽省

5355

-6.33

9

辽宁省

169

-76.46

4

江苏省

5159

14.21

10

陕西省

128

28.81

5

重庆市

2203

-9.81

11

江西省

112

-42.80

6

山东省

1892

-3.13

12

青海省

73

-76.0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5  2018年各省市蚕丝被产量表

序号

地区

产量(万条)

同比±%

序号

地区

产量(万条)

同比±%

1

江苏省

284

6.87

9

湖北省

41

-60.47

2

浙江省

206

-9.26

10

广东省

28

14.61

3

山东省

183

-5.20

11

安徽省

13

34.93

4

江西省

123

24.08

12

广  西

11

10.31

5

四川省

97

-8.25

13

新  疆

5

-63.19

6

河南省

95

-41.98

14

重庆市

5

-7.10

7

湖南省

68

0.19

15

福建省

1

11.67

8

陕西省

52

6.81

16

云南省

1

-4.3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3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丝产量17168吨,同比下降5.01%,其中绢丝产量912吨,同比下降12.86%;绸缎产量11779万米,同比增长3.89%;蚕丝被产量344万条,同比增长3.09%。随着各地春茧的大量上市,缫丝织绸企业开工逐步恢复正常,预计上半年主要产品产量将有所回升。

(二)工业经济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5.92亿元,同比增长0.49%;利润35.44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缫丝加工实现利润16.59亿元,同比下降10.25%,丝织加工实现利润17.19亿元,同比增长18.9%,丝印染加工实现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4.83%。2019年1-3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4.77亿元,同比增长5.78%;利润5.10亿元,同比下降26.48%。2017-2018年主要指标对比情况见表6。

综合各项经济指标情况看,2018年以来,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速双双回落,见图2、图3。到2019年一季度,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开始企稳回升,但利润增速仍然出现负增长,显示出整个行业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

 

图2   2018年丝绸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情况(同比%)

2019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  及企业情况摸底调查报告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  2018年丝绸工业利润增速情况(同比%)

2019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  及企业情况摸底调查报告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6 2018年与2017年丝绸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对比情况

序号

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同比%)

2017年(同比%)

增速变化(百分点)

1

利润

2.17

7.75

-5.58

2

主营业务收入

0.49

5.5

-5.01

3

主营业务成本

-0.06

5.16

-5.22

4

三费支出

7.01

12.66

-5.65

5

利息支出

0.95

-6.38

7.33

6

亏损面

18.28

10.79

7.49

7

负债合计

3.3

-1.59

4.89

8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18.53

-23.26

41.7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丝绸贸易情况

2018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内丝绸市场销售基本稳定,主要出口市场分化明显,内需市场对行业的强大稳定器作用逐步凸显。

1、内销市场稳中有升

据商务部监测数据,2018年全国50家丝绸样本企业内销额为41.01亿元,同比增长1.7%。分品种看,家纺类产品内销额同比增长5.8%,占内销额比重为40.3%,较上年扩大1.6个百分点;真丝绸缎类、真丝服装类内销额同比分别增长1.2%、0.3%,占比分别为31.8%、12.9%,均缩小0.1个百分点;服饰类内销额同比下降5.1%,占比缩小0.9个百分点;其他商品类内销额同比下降12.3%,占比缩小0.4个百分点。

2、出口市场下降明显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全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29.6亿美元,同比下降16.9%(2017年同比增长22.9%)。其中,丝类和制成品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8.4%和24.4%,真丝绸缎出口额同比增长4.9%。各省市丝绸出口情况见表7。

表7 2018年各省市丝绸出口金额情况(万美元)

序号

省份

出口额

同比%

占比%

序号

省份

出口额

同比%

占比%

1

广东

116773.6

-32.11

39.48

16

福建

913.4

-52.38

0.31

2

浙江

81524

0.88

27.56

17

内蒙古

835.5

-50.86

0.28

3

江苏

30288.2

-6.62

10.24

18

重庆

717.6

-28.62

0.24

4

上海

15769

-12.24

5.33

19

湖南

631.4

-72.26

0.21

5

山东

12874.4

-4.93

4.35

20

河北

607

162.92

0.21

6

四川

10336.7

7.45

3.49

21

陕西

407.4

34.77

0.14

7

广西

9585.1

77.28

3.24

22

新疆

295.9

-88.48

0.1

8

青海

4103.6

-0.36

1.39

23

湖北

200.8

-10.67

0.07

9

安徽

1890.8

13.29

0.64

24

黑龙江

81.7

33.03

0.03

10

河南

1636.4

7.39

0.55

25

宁夏

42.6

-63.87

0.01

11

辽宁

1593.6

-5.97

0.54

26

西藏

14.9

-79.54

0.01

12

江西

1426.6

5.54

0.48

27

吉林

4.5

-55.77

0

13

北京

1225.5

-2.47

0.41

28

海南

1.8

-

0

14

云南

1057.6

30.11

0.36

29

山西

1.5

-47.66

0

15

天津

955.2

-5.81

0.32

30

贵州

0.2

-99.44

0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从对主要市场出口数据看(见表8),尽管2018年全年出口金额同比2017年下降幅度较大,但对美国、尼日利亚、意大利、加拿大、罗马尼亚等国出口保持了较大幅的的增长,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情况下,对美出口增幅达到36.31%,但对印度、阿联酋、越南、沙特、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出口下降幅度均超过20%,特别是对印度市场出口降幅超过40%,甚至个别国家下降达到80%,为近年来少见的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表8  2018年对主要出口市场出口情况(金额:万美元)

序号

国别

金额

同比%

占比%

序号

国别

金额

同比%

占比%

1

美国

52561.2

36.31

17.77

17

沙特

5253.1

-79.27

1.78

2

尼日利亚

28451.3

7.66

9.62

18

西班牙

3421.6

-2.57

1.16

3

意大利

25613.4

19.21

8.66

19

澳大利亚

3333.5

-24.92

1.13

4

印度

18513.9

-40.37

6.26

20

土耳其

3116.3

-22.79

1.05

5

香港

14630.7

-3.64

4.95

21

马来西亚

2205.9

-28.28

0.75

6

日本

14043.1

-16.09

4.75

22

卡塔尔

2129.5

147.05

0.72

7

英国

13878.7

-15.23

4.69

23

丹麦

1903.1

15.4

0.64

8

巴基斯坦

13687.7

-1.73

4.63

24

荷兰

1879.4

-42.75

0.64

9

加拿大

13328.1

222.22

4.51

25

斯里兰卡

1851.6

-15.61

0.63

10

德国

10916

-1.71

3.69

26

巴西

1668.4

16.77

0.56

11

阿联酋

8479.8

-33.06

2.87

27

印尼

1641.5

7.96

0.55

12

罗马尼亚

7845.2

89.88

2.65

28

黎巴嫩

1349.8

-16.64

0.46

13

韩国

6972.6

-2.92

2.36

29

埃及

1341.4

-37.72

0.45

14

法国

6946.6

-8.45

2.35

30

肯尼亚

1192.5

-84.54

0.4

15

埃塞俄比亚

6089.9

-70.9

2.06

31

泰国

1114.8

-58.24

0.38

16

越南

5437.1

-49.87

1.84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全国真丝绸商品进出口总额为3.36亿美元,同比下降37.14%。其中,真丝绸商品出口额为2.97亿美元,同比下降39.91%,同期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12.22%。按照往年惯例,1-2月份受春节长假影响,丝绸出口贸易波动较大,到二季度基本能够恢复正常。

(四)茧丝市场情况

2018年初,茧丝价格延续了2017年上涨的走势,并在1月中下旬达到高点,交易市场3A级生丝价格一度突破52万元/吨,创历史纪录新高。但随后受下游需求减少、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各方对后市预期信心受挫,全年茧丝价格呈现单边下跌的走势。2018年国内干茧和3A级生丝的价格较2017年同期分别回落了29.17%、28.44%。

进入2019年,生丝价格延续震荡下行低迷走势。到4月底,国内3A级生丝的价格仍然维持在34万元/吨左右徘徊,较2018年初下跌幅度超过35%,仅相当于2016年7月初的水平(见图4)。随着广东、广西等地春茧的陆续集中上市,缫丝企业开工恢复正常,市场供应将更加充足,预计上半年蚕茧收购价和生丝销售价还将面临着上行压力。

 

图4 2016年3月-2019年3月3A级生丝价格走势图(价格:万元/吨)

2019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  及企业情况摸底调查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

 

二、2018-2019全国茧丝绸企业摸底调查情况

为全面掌握国内茧丝绸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摸清行业家底,我会于2月下旬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8-2019年全国茧丝绸企业情况摸底调查的通知》。本次调查最终回收调查问卷342份,涉及12个省市的茧丝绸生产经营企业。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生产装备开工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126家缫丝企业拥有自动缫丝机1593组,实际开工率50%-70%(以单班生产为主)。54家织绸企业拥有剑杆织机3149台,有梭织机3379台,实际开工率70-85%。

(二)缫丝企业生丝产量情况

本次调查重点对2018年度全国缫丝企业(包括规模以上及中小企业)的生丝产量进行了摸底。根据各省市丝绸协会初步匡算,2018年全国生丝产量在4.8万吨左右(见表9),如果加上部分未统计到的企业产量,估计总产量5万多吨。截至2019年3月底,缫丝企业库存量较2018年同期增长20%以上。

 

表9  2018年各省市生丝产量表(协会修正)

序号

地区

产量(吨)

序号

地区

产量(吨)

1

广  西

18000

9

重庆市

1000

2

四川省

8000

10

湖北省

400

3

江苏省

6000

11

山东省

600

4

浙江省

3200

12

贵州省

500

5

江西省

1800

13

广东省

350

6

陕西省

2300

14

河南省

200

7

云南省

3600

15

辽宁省

50

8

安徽省

2000


合计

48000

 

(三)企业运营情况

1、2018年度企业利润情况:342家受访企业中有39%的企业利润减少,有25%的企业利润基本持平,36%的企业利润增加。其中,企业利润减少20%以上与增加20%以上的占比分别为10%和6%,经济效益既有特别好的企业也有较差的企业,持平或略有增加的企业相对比较集中,其占比达到61%。

2、2018年度企业出口情况:123家出口企业中有51%的企业出口金额基本持平,有22%的企业出口增加,34%的企业出口下降(出口金额减少20%以上的企业占比为10%)。

3、2019年一季度企业利润情况:174家企业中有44%的企业利润持平,有25%的企业增加,有31%的企业下降。与2018年底相比,今年以来利润下降的企业比重有所减少,显示出一季度企业经济效益开始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

42019年一季度企业出口订单情况:123家企业中有66%的企业出口订单金额与去年同期持平,有8%的企业增加,有26%的企业下降。一季度企业出口订单较2018年同期仍未有明显的增加,行业外贸出口仍面临着压力。

5、2019年春节后企业开工情况:在171家生产企业中,有15%的企业招工情况良好,43%的企业招工情况一般,42%的企业招工情况不佳。企业用工成本逐年上涨但仍然存在招工难,这也是目前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普遍都存在的共性问题。

(四)2019年行业经济景气状况预判

1、经济形势预期:342家受访企业中,对2019年行业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的企业占33%,认为一般的占44%,持不乐观态度的占23%,企业持谨慎乐观态度的占比达到77%。

2、内销市场预期:201家受访企业中,认为会下降的占24%,认为持平的占69%,认为增长的有7%。持平或增长占比达到76%,大多数的企业对内销市场寄予了厚望。

3、出口市场预期:137家受访企业中,认为会下降的企业占36%,认为持平的占56%,认为增长的占8%。接近40%的企业对出口市场信心仍然不足。

4、生丝价格预期:342家受访企业中,有80%的企业认为上半年生丝价格将在33-36万元/吨区间波动。86%的企业认为下半年生丝价格将在35-38万元/吨区间波动,14%的企业认为下半年生丝价格将到40万元/吨以上。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发现,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丝价走势判断观点存在较大的差异,缫丝生产企业基本看多,而绸缎及服装加工企业则相对谨慎。

5、目前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多项选择):有66%企业认为生产成本上涨影响较大,有33%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融资困难,21%的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压力大,33%的企业存在招工难,39%的企业认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对企业销售影响较大,33%的企业非常关注中美贸易摩擦谈判结果的后续影响。

(五)相关意见和建议

本次调查中企业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议,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议商务部国家茧丝办及时启动生丝储备,有效稳定价格市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二是建议继续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在优质茧丝基地建设、技术设备改造、信息化管理、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三是建议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尽快落实企业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信贷融资成本,出台企业招工优惠补贴政策,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以上是本次调查收集到的情况,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各省市丝绸协会和相关的企业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希望这些数据信息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2019年行业面临的新形势

2019年是行业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新常态、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之年。目前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

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19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复苏轨道,但美元加息引起流动性收缩、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风险因素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逐步显现。IMF发布的最新报告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从此前3.9%下调至3.7%,各经济体增长率也普遍调低,国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动向较为明显。有研究机构认为美国经济增速或将走向周期拐点,欧盟经济可能再次回到相对疲弱的复苏旧态。世界经济增长如果继续放缓,跨国贸易投资可能受到拖累。另外,2018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连续第二年刷新2006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记录。目前中美贸易磋商仍在深入推进,已在部分领域达成重要共识,总体朝着积极向好的方向发展。鉴于以上情况,预计2019年国际丝绸贸易形势会有所改观,但存在诸多变数。

(二)国内经济改革组合拳释放政策红利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提高实体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企业最为关注的是减税降费政策,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万亿大规模减税计划正在落实,4月1日下调增值税,5月1日社保费率下调,将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稳定国内有效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1个百分点,中国也成为全球唯一被上调今年增长预期的经济体。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一季度数据显示,外界最为关注的GDP增速录得6.4%,和去年四季度持平,高于外界的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7790亿元,同比增长8.3%,相较2018年年底略微回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指数同比上涨1.8%,涨幅比1-2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指数同比上涨0.2%,涨幅比1-2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3%,比2018年全年累计增速提高了0.4个百分点。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明显加大,3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8.6%,创13个月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86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多1.28万亿元,也远高于预期。证券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1-4月上证指数上涨幅度超过30%,迎来了一波小牛市行情。2019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成功抵御了各种下行风险的冲击,多数指标较去年四季度企稳或改善。随着国家各项改革举措逐步落地,预计2019年整个国内工业经济环境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三)国家启动五年行动计划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内茧丝绸行业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产品研发、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行业布局分散、生产基础薄弱、技术装备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制约了茧丝绸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2019年3月,根据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的重要批示要求,国家工信部牵头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委着手研究《推进桑蚕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

根据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的部署要求,该项行动计划将对国内桑蚕丝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并提出未来五年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想、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及具体保障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抢抓发展机遇,促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我国桑蚕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当前行业进入调整改革的关键时期,由各部委牵头从国家层面专门制定专项行动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传统民族产业的高度重视,对我们行业而言无疑是极其难得的重大利好消息。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

四、今年行业经济运行建议措施

进入2019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已经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格局,但对未来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仍不容小觑。鉴于目前复杂形势,茧丝绸行业如果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新机遇。为此,我们要立足行业发展实际主动作为,力争化危机、求转机、占先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重点围绕“强基础稳生产”、“强自律稳市场”、“强信心稳预期”三个方面下功夫,更好地推动行业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迈进。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要强基础稳生产。一是要继续贯彻落实商务部推动“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相关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成一批优质蚕茧基地,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是要合理安排生产,严格控制原料库存和内部消耗,做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有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着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三是要加大企业技术装备改造升级力度,加快研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优化企业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要强自律稳市场。一是要加强行业引导,提升大局意识,倡导企业自律,切实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二是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研判,密切关注上下游产业链需求变化,做好市场风险预警监控。三是要重视内外消费市场趋势的长期跟踪,引导企业开发更多个性化、差异化产品,避免同质化竞争,抵制低价倾销打价格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要充分挖掘国内消费升级的潜力,创新线上线下营销渠道模式,同时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巩固提升传统出口市场份额,促进内外贸易并举互补协调发展

第三,要强信心稳预期。一是要继续坚定信心,应该看到行业长期发展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坚实基础,完全可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二是要准确研判大势、把握长期趋势、增强发展定力,当前行业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经济继续下调的空间有限。三是紧紧抓住行业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新动能和新优势,加快推动新时期我国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 相关新闻: More
2025 - 04 - 02
2025年4月1日,“桑葚菌核病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在山东安丘举行。会议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主办,安丘市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省茧丝绸行业的近50名专家、技术人员和蚕农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随着山东果桑产业规模扩大,菌核病已成为威胁产区稳产增收的主要病害,2024年部分区域大量减产,甚至绝产。他强调,需通过“科技赋能+区域协同”构建绿色防控体系,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引领转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站长王照红研究员现场演示了菌核病高效防治技术,涵盖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栽培管理优化等实操方案,为农户提供“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解决方案,并赠送了防控药物和技术手册。会议期间,主办方为安丘市天龙丝绸有限公司果桑园举行了"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果桑示范基地&q...
2025 - 02 - 25
为推动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高质量发展,2025年2月24日,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光研究员,带领体系岗位专家、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赴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古桑园开展专题调研,围绕古桑园多元化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讨。德州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涛,党委委员、副院长张煜,夏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颖,夏津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华鲁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夏津黄河故道古桑园拥有千年古桑树群落,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山东蚕桑体系重点关注的产业示范基地。专家团队先后到中国桑产业孵化基地、山东椹树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夏津县传峰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德百古桑产业研究院等企业,实地考察了古桑园保护开发现状,详细了解了桑树品种资源、种植模式、病虫害防治等情况,并重点调研了桑产品精深加工、桑文化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期间,专家团队与当地政府、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体系...
2024 - 09 - 18
2024年9月3日-7日,应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的邀请,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聂磊副研究员,对韩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参加了在韩国茂朱郡举办的“第28届萤火虫国际环境研讨会”,以及韩国萤火虫研究协会组织的学习与实地科研活动,先后经仁川、清州、全州、全南、茂州等地。了解了韩国国内开展昆虫资源高效养殖与利用等研究情况,针对萤火虫、野蚕等资源昆虫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昆虫研究技术,在野蚕类资源昆虫方面达成了多个初步合作意向,为开展食药用观赏等昆虫资源的国际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主要开展了以下具体学术交流活动。一是参加了“第28届萤火虫国际环境研讨会”,在茂州郡,来自韩国、中国及台湾地区、日本等国家的从事萤火虫养殖与繁育、技术研发、产业推广、成果转化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萤火虫国际环境研讨会。聂磊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山东萤火虫的养殖及技术现状”大会主题报告,引起了...
2024 - 09 - 14
9月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原首席鲁成教授、广西蚕业推广站张桂征研究员来到省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进行调研指导。试验站站长任春久副教授及团队成员向鲁成教授一行详细介绍了泰安综合试验的建设情况,鲁成教授对泰安综合试验站的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出了详细建议。鲁成教授指出,泰安综合试验站一定要立足山东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情况,充分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在科研和技术推广方面的优势,将最新的蚕桑方面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广到产业发展中去,同时要保持与国家蚕桑体系和兄弟省份特别是蚕桑主产区的紧密交流,将最新的蚕桑发展动态与山东省的蚕桑发展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山东特色的蚕桑产业。下一步,泰安综合试验站将进一步加快与西南大学和广西蚕业推广站在人才培养、应用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全力推进我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2017 - 2018 济南元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