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韩昆虫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合作,7月31日至8月3日,由山东省蚕业研究所主办、山东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协办的“昆虫产业化合作交流暨中韩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会议”在烟台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中韩两国昆虫产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30余人,共同探讨昆虫产业化的前沿技术与合作前景。

开幕式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处长徐绍建致欢迎辞并强调,此次合作是落实我院国际化战略的具体实践,希望以此次备忘录签署作为新的起点,共同推动中韩昆虫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党委书记阴卫军指出,近年来与韩国科研机构在昆虫养殖技术、蛋白加工设备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此次合作是中韩昆虫产业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重要举措,希望以备忘录签署为契机,加强科研协作与人才交流,共同探索昆虫产业化的新模式、新路径。韩国昆虫生物株式会社宋铉植代表对中方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高度肯定了双方在昆虫技术领域的合作潜力,希望以此次备忘录签署为“桥梁纽带”,双方未来在技术攻关、标准制定及市场推广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在随后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副所长乔鹏与韩国昆虫生物株式会社代表宋铉植等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在昆虫产业化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将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学术报告环节精彩纷呈。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副院长徐汉福教授作了题为《泌丝类昆虫产业化:基于丝腺研究的机遇洞察》的报告,分享了其在丝腺转录图谱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韩国农村振兴厅国立农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李荣普博士系统介绍了《韩国昆虫产业的现状与展望》,为与会代表提供了国际视野。韩国昆虫蚕业研究所金善岩博士分享了《昆虫食品及技术研究成果》,重点展示了昆虫蛋白食品的研发进展及其在食品体系中的价值。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马云飞教授则聚焦农业技术革新,在《中国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新技术》报告中,介绍了中国在温室节能领域的创新成果及其与昆虫养殖结合的可行性。最后,韩国绿色昆虫研究院具熙沿博士以《饲料昆虫黑水虻智能自动饲养体系基础》为题,探讨了智能化技术在黑水虻规模化养殖中的应用,为昆虫饲料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开辟了新路径。

会议现场观摩了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南院试验场昆虫养殖基地,聂磊副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试验场饲养的昆虫种类及特性,以及樗蚕、柳蚕、黑蚱蝉等资源昆虫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进展情况,为进一步深化中韩昆虫产业化合作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会议期间,代表们还赴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烟台振哲微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在生物学研究、人才培养、昆虫加工技术等方面展开交流,达成了合作共识。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中韩两国在昆虫产业化领域的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未来,双方将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下,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共同推动昆虫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